【產研精進】110.11.12 綠能人才加速培育、淨零思維提前佈局-長榮大學與韋能能源簽訂產學合作意向書
全球已有128個國家宣示努力於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目標,我國經濟部也提出「低碳-零碳」與「能源-產業」2×2淨零轉型架構。其中非常重要的即是持續提升再生能源比例,例如我國2021年9月太陽光電的裝置容量,相較2016年時已增加4.6倍,還在持續成長中。
亞太最大級再生能源開發商韋能能源有鑑於綠能市場蓬勃發展,於本週三(110.11.10)與長榮大學簽訂產學合作意向書,內容包含光電案場「環社檢核與社區活化、「光電產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建構」、「無人機智慧巡檢系統」與「綠能環境教育」等多個面向。
出席合作意向書簽約儀式的韋能臺灣區總裁顧賢鉉表示,綠能永續是全球與臺灣發展的重要目標,疫情不會阻礙該做的事情。隨著光電鋪設的面積增加,接下來韋能裝置容量270 MW、面積廣達200公頃的案場不可能用傳統勞力進行維護與管理;光電產業需要各種創新思維與創新技術的策略性支持。案場併聯後營運期間長達20年,更是人才可以長久投身獲益的永續產業。
長大職安系主任,莊侑哲副教授說,大型案場需要與台電系統以161kV特電壓併網,「電氣安全」是光電案場與傳統營造在危害風險方面最大差異所在。由此為核心開展的施工安全分析與承攬商管理,都需要因地制宜、接軌臺灣但又要具國際水準的標準作業流程制訂,長期也需要導入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另外,國外曾經發生過案場中央的光電板起火,但消防車輛的水柱力道不足無法橫跨灌救的問題,所以大型案場也要特別針對緊急應變與消防救災進行特別創新規劃,此些議題都是長大安科希望可以協助韋能順利建置案場的科技應用。
李泳龍校長指出,淨零轉型是這個世代人類面臨氣候變遷所不得不做的選項,但是障礙重重、任務艱巨。長榮作為高等教育機構,最重要的扮演好「在地實踐」的角色,讓各種創新思維透過「師生參與」、「實務合作」與「教育共進」的方式,真正地予以落地並改進,我們對於此次產學合作抱持高度期待。
李校長說,長榮大學已經有太陽光電的韋能、離岸風電的達德兩家龍頭級綠能開發商合作對象,也諸有美國VIA Science的能源大數據新創企業伙伴。未來長大會持續擴展產學合作的觸角,持續與產業及人們一齊穩健走往淨零轉型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