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大學歡度23周年校慶 校門口入口意象與原住民文物館揭幕
長榮大學於11月16日歡度23歲生日,除舉辦校慶感恩禮拜外,校門口入口意象與原住民文物館同時揭幕,「三喜臨門」開啟校園新風貌,展現長榮大學不斷創新、持續進步的能量。原住民文物館揭幕儀式呈現原住民文化特色,剪綵以樹藤代替傳統紅彩帶,施放狼煙象徵長榮大學具有高度戰鬥力,並於行政大樓舉辦原住民文創品、農特產市集。彰顯原住民文化深耕大學校園,推動宣揚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
長榮大學校門興建從104年8月動工至105年6月竣工,不到一年的施工期歷經年初台南大地震及接二連三颱風的考驗,不但如期完工,並守護全校師生出入平安。校長李泳龍表示,長榮大學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校園,校門是學校的精神標誌,也是引領學生往專業知識邁進,成就夢想的入口。長榮大學與大潭社區是生命共同體,校門不只是長榮大學的新地標,也屬於大潭社區的新景觀。
校門意象建築為2道直立式RC板牆構造,連同底座高度23.85米、長度5.4米、寬度4.35米,配合由下而上的側面開口,變化方向的組構,在不同虛實空間上,支撐著十字架,襯托出十字架的美與空間的輕與重,形成不同時間的光影特色,突顯藝術美感。
為推動原住民人文教育,促進藝術與創意產業活化,強化展演、教育推廣功能,長榮大學於105學年度啟動原住民文物館建置四部曲計畫,首部曲為「文物館典藏軟硬體系統設置」。聘請排灣族藝術家伊誕.巴瓦瓦隆先生擔任原住民駐校藝術家,率領另二位排灣族藝術家馬偉忠先生與馬偉智先生進行原住民文物館視覺意象創作。校長李泳龍表示,關懷原住民學生教育議題不能只停留在生活與學習上,必需提升至對原住民文化的了解與認同,協助原民文化傳承與發揚,豐富原民教育內涵。透過原住民文物館建置及藝術品進駐、展示、表演、開辦學習課程等內容讓長榮大學成為具有「藝術、人文、生活、創意、學習、敬天、惜地」等價值的原住民部落學校,並將原民文化帶至國際舞台,邁向卓越的國際化基督教大學。
伊誕.巴瓦瓦隆先生表示,原住民文物館空間與設備視覺意象創作包括原住民文物館招牌裝置藝術、立柱、窗簾、桌椅、層架及版畫。不管是材質、構圖、形式與創作思維,不但呈現原住民文化風格與內涵,並彰顯長榮大學重視生命教育、環境教育、人文教育的辦學理念,增添長榮大學校園旺盛的生命力與多樣性。他希望將原住民文物館打造具有文化價值與人文藝術的場域,成為國內外學校與青年學子與台灣原民人文、藝術、文物、部落交流與連結的空間。
23周年校慶感恩禮拜接續於校門口入口意象與原住民文物館揭幕後舉行,校長李泳龍以「向上成長,向下移動」為主題,說明長榮大學校務發展成果與方向,期許未來變得更好,懂得分享。並在感恩禮拜中頒發第三屆傑出校友:分別是任職於長庚醫療財團法人高雄長庚紀念醫院高專黃珊校友、台東馬偕紀念醫院護理部主任王桂英校友、財團法人善慧恩社會慈善基金會院長羅汶欣校友、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E次集團-夏普健康環境產品本部部長張慈元校友。此四位校友在經營企業或團體皆有傑出成就,並以高度的專業能力與生命熱忱在工作場域與社會上發揮正向的影響力,在達到一定成就之餘仍持續追求知識的學習,不但是長榮之光也是學弟妹效法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