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書》抗SARS團隊現身說法:勤洗手更重要
近日媒體版面皆可見武漢肺炎大量相關報導,不禁讓本人想起當年任職於勞委會(現勞動部)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全國齊心共同抵禦SARS的過往故事。當時勞研所團隊負責工作為提供各式呼吸防護具的正確選用、N95口罩防護功能確效以及全國負壓隔離病房查核,個人任務則是與疾管署協調分工,將職業衛生的觀念與手段導入防疫,促使醫護人員及相關職場感染風險大幅下降,成功解除SARS疫情危機。
此次武漢肺炎(2019-nCoV)疫情來的又急又兇,雖然其與SARS的行徑不全然相同,但防疫處理原則仍能依舊推行。目前學界對於武漢肺炎的研究顯示其傳播途徑為飛沫與接觸傳染,潛伏期則為7-14天。此兩途徑的意義是帶原者能在說話或咳嗽時,使得病毒由呼吸道逸散而懸浮於空氣中,經一段時間後沉降於周邊物體的表面;或因為直接與帶原者的身體接觸(經常是手部),讓病毒移動至接觸者的黏膜組織導致感染。
瞭解了武漢肺炎傳播途徑之後,我們就可以規劃有效的環境控制與個人防護手段。所謂環境控制就是加強室內換氣、調整氣流方向,減少人員吸入懸浮在空氣中病毒微粒的機會,多半應用在醫療院所與實驗室。然而,個人防護部分尤其是配戴口罩與否,近來因為社會大眾恐慌性搶購累積不少民怨。
對此,個人看法是民眾對於疫情發展料敵從寬、禦敵從嚴雖是好事,但也無須過於緊張。因為以今日(2/7)的資訊來看,我國境內還沒有真正發生社區感染的案例,也就是我們身邊沒有人是冠狀病毒帶原者,人人搶戴口罩的防範對象究竟為何?值得民眾深入思考。
我們再從學理角度進行深入分析,呼吸防護具的基本原理是透過壓力或過濾方式,減少致病原進入人員呼吸道的機率,其效能可概略分為四級,第一級PAPR(動力式正壓式呼吸防護具)是在醫護人員實施插管或手術治療時,必然接觸患者噴發大量致病原時使用,具有最高的防護性能。國人熟知的第二級N95口罩則是醫護人員在近距離照顧確診病患時專用。第三級醫療口罩與第四級一般口罩的主要差異則在於醫療口罩表面具有防潑水塗層,性能也須符合國家標準要求,對於細菌具有一定過濾能力,而第四級一般口罩則不一定有防潑水層,過濾效果也未有明確規範。醫護人員在使用N95口罩前都需要接受密合度訓練與測試,密合度值需要達到100(也就是未經過濾的空氣進入口罩的量只能是總呼吸量的百分之一)才能合格通過。
第三級醫療口罩的防護效果並不如N95,由於其造型設計並非完全服貼於臉部,難以完全阻遏未經過濾的空氣進入呼吸道,目前國內針對醫療口罩所進行密合度實際測試結果大約只有20-40,比起N95差異甚大,由此可知,配戴醫療口罩並無法全然防止病毒微粒入侵呼吸道,此與民眾一般認知差異甚大,特別予以說明。
其實人們配戴醫療口罩的目的主要是在防止飛沫直接噴濺在臉部,而非完全阻止病毒進入呼吸道。以此角度來說,人們只要配戴具有防水層的一般口罩即可預防飛沫噴濺。而少量的飛沫濺到口罩表面時也不會穿透口罩,故少數民眾執著於過濾效果,費時費力搶購醫療口罩實是不智之舉。
政府政策目前透過健保與衛生體系、每人每周實名配售2片醫療口罩,建議可以用於前往醫院和人群密集場所的時機,民眾短時間乘坐大眾運輸工具則配戴一般口罩即可具有足夠防疫效果,出入其他一般場所(特別是開放空間)實無常時配戴醫療口罩之必要性。當年SARS在台灣流行是因為醫院爆發院內感染後病患外流所致,但目前國內武漢肺炎確診案例中除了少數家屬間傳染之外,都與武漢的旅行、職業、接觸、群聚史(TOCC)相關,民眾除了出入醫院之外真的無須如臨大敵,反而是應該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包若通風不良場所不講話,隨時洗手、不摸口眼鼻等黏膜器官,遠比佩戴醫療口罩更有整體防疫效果
目前國內主要醫療院所設置的負壓隔離病房皆訂有性能標準且於去年10月前也剛完成查驗,所有隔離病房的醫護人員也都接受過專業訓練及N95口罩密合測試,醫療體系能量大致足以因應疫情發展。我們也應該要有信心在尚未發生社區感染前,不必搶購醫療口罩。同時也期待政府在公佈病例數目同時,也能將完整個人防護資訊與醫療能量誠實以告,讓全國民眾擁有知的權利,如此方能徹底配合政府的防疫措施,安然度過這次疫情。
作者:張振平/長榮大學職業安全與衛生學系副教授(勞委會安全衛生研究所組長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