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第二屆中國醫藥大學全國中醫藥書法比賽
請參考附件檔案
一、宗旨
發揚中醫藥文化,讓大眾認識中醫藥與書法的淵源,欣賞傳統書法藝術與中醫藥專業結合之美。
二、主辦單位
中國醫藥大學立夫中醫藥博物館
三、參賽項目
以傳統書法撰寫參賽作品,書體限楷、隸及行書,作品以清代以前中醫藥典籍相關內容為主(可參考附件歷代中醫藥典籍),或為發揚中醫藥文化論述、促進中醫藥發展之佳句為範圍。
四、參賽資格
- 不限中華民國國民,外籍人士亦歡迎參賽。
- 作品有抄襲、重作、臨摹、代為題字、冒名頂替或違反本實施辦法規定之情事者,除自負法律責任外、主辦單位得逕取消資格並公告之,三年內不得參賽。已發給之獎金、獎座、獎狀、入選證書予以收回。
- 參賽者須檢附相關證件,核對報名文件後始取得參賽資格。
五、作品形式
- 書寫內容,需全文書寫,須落款,落款內容須註明書寫篇名、比賽名稱。
- 紙幅限四尺宣紙全開,橫幅或直幅布局,直式書寫,不加標點符號。
- 書體限楷、隸及行書、字體大小不拘,作品須親自落款、鈐印。
- 須附作品書法本文、落款及鈐印之釋文。
- 參賽作品概不退件,不須裱褙,交寄本館後由主辦單位全權處理。
六、報名方式
一律採紙本報名收件。
請至本館書法比賽連結下載報名表暨著作財產權授權暨讓同意書,完善填妥後,併同參賽作品,於收件期限內將作品寄至指定收件地址。
七、報名日期
比賽消息於109年6月開始公告,收件期間訂於7月,收件截止後,評審工作於8月之際進行。獲獎名單將於評審決議後公告,並且個別通知,邀請得獎者參加於博物館舉行之頒獎典禮暨展覽開幕儀式。
八、作業時程
作業階段 |
預定時程 |
備註 |
徵件公告期間 |
109年6月 |
於中國醫藥大學立夫中醫藥博物館官網公告,並於臉書粉絲頁張貼公告連結。 |
收件期間 |
109年7月31日止 |
請於指定截止時日前送達本館,逾期送件,不符本辦法規定,恕不受理及退件。 |
評審 |
109年8月 |
入圍名單將於博物館官網公告並個別通知 |
頒獎典禮 |
109年9月-109年10月 |
得獎者將受邀至中國醫藥大學水湳校區藝文中心2F領取獎座與獎金,並且參加第二屆中國醫藥大學全國中醫藥書法比賽展之開幕儀式 |
第二屆中國醫藥大學全國中醫藥書法比賽展 |
109年9月-109年10月 |
中國醫藥大學水湳校區藝文中心2F |
註:作業時間如有更動,以主辦單位通知為準,並即時於博物館官網公告。
九、分組
社會組:社會人士均可為本組參賽者
大專組:大專(含)以上具有學生身分之參賽者
高中組:包含高中職生以下之參賽者
十、獎額
得獎者均頒發入選證明獎狀乙張。
組別 |
社會組 |
大專組 |
高中組 |
第一名 |
獎金三萬元及獎座 |
獎金二萬元及獎座 |
獎金二萬元及獎座 |
第二名 |
獎金二萬元及獎座 |
獎金一萬元及獎座 |
獎金一萬元及獎座 |
第三名 |
獎金一萬元及獎座 |
獎金五千元及獎座 |
獎金五千元及獎座 |
優等五名 |
頒發獎座及入選證明獎狀 |
||
佳作十名 |
頒發入選證明獎狀 |
十一、評選參考
- 本館將邀集數名國內知名書法家,書法研究學者教授擔任評選委員。
- 作品完成度、落款、創意,均為評選重點。
- 評審委員會依送件水準評選出各組之前三獎、優等獎及佳作獎。
- 如有重大爭議,主辦單位得邀集評審委員或專家學者重新審查認定之。
十二、競賽注意事項
- 獎項及獎金須親自於頒獎典禮中領取,無法出席者,請指定代理人代理出席頒獎典禮。
- 凡參賽作品均不退件,請自留備份,參賽作品將由主辦單位全權處理。
- 送審作品請自行包裝安全,運送過程所遭致之損失,由作者自行負責。
- 作品不符合本辦法規定者,不予審查。
- 得獎作品之智慧財產權為主辦單位所有,部分作品將於博物館官網、臉書粉絲頁等處發表。
- 主辦單位得自行或授權將作品集結出版、開發商品及其它運用;發表、出版、其他運用時不另致酬。
- 主辦單位將依稅法等相關規定,辦理所有得獎獎金之稅款代扣事宜。
- 比賽辦法如有未盡事宜,得隨時於博物館官網、臉書粉絲頁修正、公布。
十三、活動洽詢
立夫中醫藥博物館官網http://www2.cmu.edu.tw/~cmcshow/index.php
Facebook粉絲頁 @lifumuseum
連絡電話04-22053366-1670
聯絡信箱lifumuseum@gmail.com
台中市北區學士路91號中國醫藥大學立夫中醫藥博物館
十四、送件方式
請將送件資料寄:「40402台中市北區學士路91號中國醫藥大學立夫中醫藥博物館 收」,註明參加「第二屆中國醫藥大學全國中醫藥書法比賽」。送件前請務必確認參賽作品會於收件截止日前(以郵戳為憑)寄達本館,逾期視同放棄參賽資格。
十五、書法比賽展
本館將以得獎作品,舉辦中醫藥書法展。本館將為得獎作品之書寫內容加以專業中醫藥知識之闡述,於欣賞書法之美的同時,使大眾從中獲得相關中醫藥知識,達到推廣中醫藥文化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