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大學應用哲學系「龜遊伴伴」團隊完成第六屆桌遊小老師培訓 深化六龜在地連結
[應哲系報導]
長榮大學應用哲學系「龜遊伴伴」桌遊團隊於2025年5月31日順利完成第六屆桌遊小老師培訓課程。本屆共舉辦四場課程,其中三場分別於3月29日、4月26日及5月31日在高雄市六龜區的六龜關懷協會舉行,一場則於5月24日在長榮大學校園內辦理,學員來自六龜在地學子與美術系同學,課程也恰逢端午佳節,在粽香四溢的節慶氛圍中圓滿落幕。
自104年起,長榮大學以六龜區作為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USR)實踐計畫的主要場域之一,逐步在實踐中與在地建立起深厚的信任關係。應用哲學系結合USR與國科會計畫,設計出以社工師視角為主題的社區重建桌遊《再建六龜》,並陸續推出兩款推廣型遊戲:《骰建六龜》及《重建六龜》,分別針對長者與小學生進行桌遊體驗與教育活動。
109年起,「龜遊伴伴」桌遊團隊正式成立,積極推動跨代共學,透過桌遊媒介促進學生與社區長輩間的交流與合作。主要活動包括:校內「阿公阿嬤一日大學生活動」、每年秋季在六龜十八羅漢山舉辦的「六龜好集市」擺攤,以及應邀參與國內外高中或社區的體驗活動。為因應活動所需,「龜遊伴伴」團隊開始培訓具備帶領與講解能力的「桌遊小老師」。
培訓課程由應用哲學系系主任洪菁勵每學期親自帶領,並由已是成員的學長姐擔任遊戲介紹及遊戲規則說明的部分,並不定期邀請專業講師加入課程,為訓練注入新視野。學員需完成15小時課堂學習,並至少參與一至兩場實作活動,例如在六龜好集市或「阿公阿嬤一日大學生活動」中實際帶領桌遊,說明規則並與參與者互動;完成訓練後,學員將獲頒「龜遊伴伴桌遊培訓研習證明」。
洪菁勵主任表示,參與「龜遊伴伴」最大的收穫,是訓練學生的溝通表達與合作能力。活動中,學生常需組隊執行大型任務,從溝通協調、角色分配到細節掌控與物資管理,皆需高度的執行力與團隊精神。此外,團隊也鼓勵學生於市集活動中自行規劃遊戲體驗、創作互動式小遊戲,讓學生能依其專長與創意找到表現舞台。
「相約檨仔腳 • 邁向永續六龜」計畫主持人杜嘉玲指出,過往培訓課皆於長榮大學校內舉行,今年則依照USR計畫升級與合作夥伴建議,首次將課程帶入六龜社區,在六龜關懷協會現地辦理,期望能服務當地學生,並培育在地青年成為桌遊活動的引導者,在未來六龜好集市中擔任遊戲解說員。這也呼應了USR計畫的核心精神——培力在地、與社區共好。
長榮大學美術系主任洪韵婷分享,本次共有五位美術系學生參與培訓。由於往返一次六龜就需耗時三小時,學生仍積極參與,讓她十分感動。她期望透過本次跨域合作,拓展學生對職涯與創作的想像空間,同時提升與不同專業背景同儕協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讓六龜當地學生有機會接觸不同專業的互動與思維。六龜關懷協會社工師張瓊玉也表示,能在協會舉辦這樣的培訓課程,讓在地年輕人擁有更多元的選擇與成長機會,感到非常欣喜與感謝。
桌遊實作_永仁高中園遊會擺攤骰建六龜桌遊體驗
邀請林品辰老師講解遊戲設計
桌遊實作_永仁高中園遊會擺攤與高中生合影
骰建六龜桌遊體驗
第一次培訓課洪菁勵老師介紹活動內容
再建六龜燒腦的團隊合作
走遊朴子街桌遊_找到景點在地圖上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