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共學「機」不可失 長榮大學為農民舉辦無人機課程
〔綠色大武崙社區辦公室報導〕
長榮大學「綠色社區根與芽行動在地實踐社會責任計畫」與本校無人機中心、歸仁區農會及青農聯誼會歸仁區分會合作,分別於2日及20日舉辦無人機法規與實務相關課程。
課程起源於USR計畫於今年六月開始與歸仁區農民每個月進行兩次的共學活動,透過農民分享、課程及擴展行銷通路等創造結盟效益。無人機課程則因應農民希冀透過科技解決農業缺工問題,再加上民用航空法《遙控無人機專章》將於109年3月31日實施,如何安全又合法的飛行,是農民關注的議題。因此,本校綠色大武崙社區推動辦公室媒合長榮大學無人機中心共同解決農民需求,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2日於大潭地區林子邊大霖古厝進行「無人機法規與農業運用」講座,邀請無人機中心主任林清一教授及助理教授邵珮琪介紹民航法規,建議農民如何透過法人等組織成員身份使用農噴機,農噴作業運用上會更有彈性,當天農民及學生不畏寒流來襲,熱烈參與。
課程後,農民再次希望有更多的學習,於20日來到長榮大學無人機中心上課,由林清一教授為農民們上了一堂「無人機的飛行概論」課程,讓大家更了解無人機的構造及飛行原理。接著,在校園中的青青草原由擎壤科技陳恆燈執行總監來操作農噴機進行實務飛行,農民實際體驗飛行操作,也藉此機會觀摹在長榮大學校園中的無人機術科考試場域。
參與課程的在地高中生林同學對於無人機的飛行產生高度學習興趣,並表示未來將運用無人機紀錄在地社區及農田監控活動。本校環境教育國際實驗學院院長暨USR計畫主持人洪慶宜則表示無人機運用於農業除了噴灑農作物外,亦可發揮監測土地及作物之功能,大武崙屬於農業聚落,無人機運用對於農業的發展大有可為,期盼繼續與無人機中心合作以解決農民之需求,而在無人機法規落實執行前,透過長榮大學無人機中心的宣導,將有助於農民合法、安全的使用農噴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