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數位人文跨域人才智慧領航計畫 五系攜手以AI注入文關懷打造「新臺客」健康新解方
[教務處報導]
「智慧健康人文跨域計畫:AI+與新臺客的相遇」團隊及修課學生大合照
教育部「數位人文跨域人才智慧領航計畫」於6月13日假國立中央大學舉辦「數位人文薈萃-露華」教學成果分享會,來自全國多所大學的教師與學生共襄盛舉,現場除成果展示與課程交流外,亦舉辦教師經驗分享座談及青年饗宴,激盪人文與科技跨域教學與實作的火花。
由醫管學系、心理系、營養系、翻譯系及資工系共同參與計畫,組成跨領域團隊,推動「智慧健康人文跨域計畫:AI+與新臺客的相遇」。本學期共開設四門課程,在各系的專業上以「新臺客」(新住民與移工)之健康為核心議題,讓學生實際訪談「新臺客」了解「新臺客」的健康、心理與營養層面之痛點、深瞭解其需求,再運用各系所學以AI科技加值應用提出解決良方回應,新臺客在臺生活中所面臨的健康照護挑戰。
「智慧健康人文跨域計畫:AI+與新臺客的相遇」擺設攤位展現計畫成果
透過課堂學習、與AI工具實作,學生不僅提升跨域協作與科技應用能力,更深化對社會多元文化與公共健康議題的理解,展現數位人文教育在培育具同理心與行動力人才上的潛力與價值。
跨校教師交流中,本校師長與來自多所大學的教師齊聚一堂,分享各自在數位人文課程設計與教學實踐中的經驗與觀察。交流內容涵蓋AI技術應用、學生實作引導、跨領域合作模式,以及新住民與移工議題的教學融入方式,現場氣氛熱絡,啟發豐富的教學靈感與創新思維。會中亦特別獲得資訊及科技教育司邱仁杰副司長親臨指導,肯定教師們在跨域教學推動上的努力與成果,並就課程發展與學生人文素養深化提出寶貴建議,鼓勵各校持續強化科技與人文的整合實踐,進一步拓展教學視野與社會影響力。
成果展示環節中,來自心理學系的學生分享了她們在課程中的探索與實作成果。學生透過訪談新住民與移工,深入了解其在生活適應、文化衝擊、情緒支持等心理層面所面臨的挑戰,並運用AI文本分析工具與心理評估架構,嘗試提出初步的心理健康機器人的促進策略。
此外,本次活動同步結合「青年饗宴」交流場域,來自不同學校的學生齊聚一堂,透過相互分享課程體驗與個人觀點,探討AI科技、人文素養等議題,激盪思維、拓展視野,展現青年世代在數位人文與健康照護交會議題上的創意與關懷。
本次成果分享會不僅呈現學生跨域學習與實作的整體歷程,更深化了教育現場對「科技與人文如何共構未來社會」的思考。活動促進跨校師生間的對話與交流,亦開啟師生更多關於數位人文與健康照護交會的創新可能,讓人文素養在科技導向的教育發展中,持續發聲與發光。
「智慧健康人文跨域計畫:AI+與新臺客的相遇」擺設攤位展現計畫成果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邱仁杰副司長親臨與本校教師就學生成果進行意見交流,並給予指導與鼓勵,使本校師生獲益良多
本校心理系學生於成果發表活動中進行課程成果分享,充分展現課程所學與實務應用能力
「青年饗宴」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為人文素養在科技導向的教育發展中注入更多溫度與創新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