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長榮大學 國際珍古德根與芽生態教育中心
國際珍古德根與芽生態教育中心
  • :::
  • 長榮大學
  • 網站導覽
  • English
  • 訊息中心
  • 中心介紹
  • 環境教育服務
  • 參訪資訊
  • 空間借用
  • 成果展示
  • 法規專區
培育國際公民科學家 長榮大學辦理環境教育國際生態營隊
最後更新:2019/07/30

培育國際公民科學家 長榮大學辦理環境教育國際生態營隊

:::

〔生態中心報導〕 培育國際公民科學家 長榮大學辦理環境教育國際生態營隊     為培育國際公民科學家,長榮大學國際珍古德根與芽生態教育中心,於16到19日在台灣琉球嶼海龜棲息地,辦理環境教育國際生態營隊,進行海龜個體臉部鱗片辨識公民科學研習。本次活動有七國的學生參與,藉由親身體驗激發學員們對生態保育的覺知。

    本次活動共有坦尚尼亞、孟加拉、蒲隆地、阿爾及利亞、烏干達、韓國與台灣的長榮大學學生參加,透過珊瑚礁生態系介紹、實地浮潛探索海洋生態以及海龜臉部辨識公民科學實作等環境教育活動,從中學習海洋保育的知識。

    擔任本活動講師的海洋大學榮譽教授程一駿指出,取得海龜頭部的清晰照片後,就可以依鱗片特徵,確定不同的個體,透過海龜個體臉部鱗片辨識(Photo-identification)的科學,不僅在學術與教育上有其價值,而且對當地生態旅遊業者而言,更是重要的保育宣導。這種不觸碰海龜又能辨識個體的方法,可以在觀賞海龜的同時進行個體的辨識。

    來自阿爾及利亞國際學生Sami Ayad表示,透過這次活動除了瞭解到如何根據海龜鱗片形狀來識別每一隻個體外,浮潛實作活動也讓人感到印象深刻。可以透過船下觀景窗看到海洋生物,航行到達目的地後,再由教練帶領分組逐一進行浮潛調查,在該地區找尋海龜,進行海龜個體臉部鱗片資料照片收集。經過這次的活動後,Sami Ayad期許能把海龜生態保育訂為人生目標,成為公民科學家。

    長榮大學國際珍古德根與芽生態教育中心主任謝議霆表示,海龜的存活率僅約千分之一,每一隻親眼見證的成龜都是來自於海洋的恩典與奇蹟,透過這次公民科學的活動,讓人們更關注這一群瀕危的大洋洄游性海洋生物,所獲得的Photo ID資料將可建構台灣的海龜族群資料庫,並與鄰近的國家相互交流接軌國際,供學術研究與生態旅遊之參考。

培育國際公民科學家 長榮大學辦理環境教育國際生態營隊學員調查實作發現海龜

培育國際公民科學家 長榮大學辦理環境教育國際生態營隊浮潛調查實作

培育國際公民科學家 長榮大學辦理環境教育國際生態營隊實作所獲得海龜個體資料

培育國際公民科學家 長榮大學辦理環境教育國際生態營隊公民科學營隊團體照

培育國際公民科學家 長榮大學辦理環境教育國際生態營隊浮潛調查後的團體照

  • ::: Copyright © 國際珍古德根與芽生態教育中心
  • 71101 台南市歸仁區長大路1號 (辦公室位置:第二宿舍地下室)
  • 電話 +886-6-2785-123 #5514 傳真 +886-6-2785955
  • eco@mail.cjcu.edu.tw
  •  
  • 資安政策 ‧ 隱私權 ‧ 瀏覽人次 388305
  • http://cjcu.tw/d/rsec
  • 後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