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世界環境日 長榮大學永續發展學程舉辦「垃圾到寶藏展覽」創作廢棄物二次生命
最後更新:2020/06/09
響應世界環境日 長榮大學永續發展學程舉辦「垃圾到寶藏展覽」創作廢棄物二次生命
長榮大學永續發展學程於6月5日世界環境日當天,舉辦「垃圾到寶藏展覽」,邀請學生組隊參加利用日常使用廢棄不用的垃圾,進行創意發揮,再製成日常可用的物品。本活動是由永續發展學程老師傅立達結合資源回收與廢棄物管理課程,鼓勵學生發揮創意及創新能力,思索如何將這些垃圾解構並再重新組合成生活可再利用的用品,同學在展示過程中,也必須對參加者說明製作的理念。
學生製作的用品有利用廢棄輪胎製作成皮帶、外帶飲料杯提帶、拖鞋,或是彩繪棧板後種植香草植物,也有組別利用拆解鋁罐、舊衣、廢木料組裝成狗屋,或是運用竹筷、寶特瓶做成牆面裝飾品及筆筒等等。每樣物品都是集結巧思與創意,也展現編織縫紉的工藝技術,除了減輕地球垃圾負擔外,也體現回收物品永續再生的意義,讓參觀的學生有很大的啟發。
永續發展學程學生表示,本次的活動的發想是人類產生的廢棄物造成許多生物的受傷及死亡,如塑膠袋的濫用,造成海龜、海豚、魚類、鳥類等無法辨識非食物而吃下,導致死亡,一次性的餐具如免洗筷製作過程需加入漂白水使竹筷看起來比較潔白,但卻忽視的製程中的水污染、空氣汙染。透過展覽的方式,能夠將活動理念傳達給參觀者。
永續發展學程主任黃肇新表示,2020年世界環境日主題是「關愛自然、刻不容緩」(Time for Nature),聚焦在生物多樣性議題,聯合國環境署提出全球有100萬種的動植物面臨滅絕風險,因此我們必須住新思考經濟發展對環境的影響,以實現永續發展。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大自然對人類敲下警鐘,人類活動產生氣候變遷、遺傳多樣性的破壞、廢棄物汙染及棲地消失等等,打破自然界的微妙平衡,重構出人類與自然和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