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屆畢業生論文
畢業學年度 |
研究生姓名 |
指導教授姓名 |
論文題目 |
962 |
陳金興 |
鄭仰恩 鄭瑞明 |
謝緯與台灣醫療宣教 |
高凱俊 |
温振華 |
路竹地區聚落發展與社會變遷―1945年以前 |
|
張耿豪 |
李筱峰 莊萬壽 |
台灣紳章條規的設置與施行之研究 |
|
呂欣融 |
鄭瑞明 |
戰後台灣金門同鄉會發展 |
|
971 |
林志德 |
陳憲明 |
嘉義縣沿海牡蠣養殖與社會變遷 |
林俊霖 |
温振華 |
佳里鎮的開發與社會變遷 |
|
黃晉芳 |
鄭瑞明 |
台南市安南區北線尾社會經濟之變遷 |
|
972 |
陳玟錦 |
董芳苑 |
台灣傳統婚俗與禁忌之研究 |
謝金財 |
簡炯仁 |
「籮筐會」與阿公店(岡山地區)聚落之研究 |
|
982 |
劉育菁 |
陳憲明 |
斗南鎮農會根莖作物的農企業經營管理 |
温凱婷 |
鄭瑞明 |
埔里平埔族的墾殖及其地方社會 |
|
方柏舜 |
黃依妹 鄭瑞明 |
台灣當代大悲咒水法門之研究─以功德山中華國際大悲咒水功德會為中心 |
|
蕭穎鴻 |
温振華 |
高雄縣林園鄉汕尾地區的開發與社會變遷之研究 |
|
蔡雨真 |
天江喜久 |
台灣民主學運的演變─以野百合和野草莓為中心 |
|
邱倩如 |
李筱峰 |
日本殖民統治下台籍公醫的社會角色 |
|
柯惠君 |
鄭瑞明 |
日治時期溪湖糖廠與溪湖地區社會發展(1919~1945)> |
|
991 |
吳信雄 |
莊萬壽 |
台灣閩南傳統喪禮之探究─以儀式及其意涵為中心 |
蔡菡尹 |
温振華 |
國家政策下卑南溪中上游流域之族群變遷 |
|
蕭湘君 |
鄭瑞明 |
軍訓教育的沿革與轉型─國家/社會的分析 |
|
992 |
蕭燕琳 |
鄭邦鎮 |
《台灣文學年鑑》建制緣由與階段特色─台灣文學體制化一個面向的考察 |
黃詩驊 |
鄭瑞明 |
台南新營地區產業發展及其聚落變遷 |
|
傅千珊 |
温振華 |
臺南市小小解說員之養成及解說效果之研究 |
|
黃雅瑄 |
温振華 |
左鎮地區的西拉雅社會 |
|
黃教明 |
鄭瑞明 |
台灣退伍軍人轉業之研究─以特種考試為中心 |
|
洪義翔 |
鄭瑞明 |
都市水岸的型塑─以高雄愛河整治為例 |
|
1001 |
陳依莉 |
鄭瑞明 |
地方農業的轉型經驗─以台南玉井芒果節為例 |
1002 |
張玉芬 |
董芳苑 |
高雄汕尾國小車鼓表演藝術探討─以「桃花過渡」劇目為例 |
李依殷 |
鄭瑞明 |
小琉球水資源之建設及其影響 |
|
蔣佳霖 |
天江喜久 |
屏東中林基督長老教會平埔信徒族群意識探究 |
|
賴英泰 |
達嚴思 |
二十一世紀台灣電影裡的論述與認同─以魏德聖導演的《海角七號》與《賽德克巴萊》為例 |
|
歐先助 |
達嚴思 |
越籍新移民女性參與社團活動後社會融合之初探─以台南市基督教疼厝邊全人發展關顧協會為例 |
|
黃俊文 |
張炎憲 |
打鼓山寫實文學研究 |
|
楊博任 |
鄭瑞明 |
荷治時期台灣的漁業 |
|
黃婉菱 |
鄭瑞明 |
外籍新娘識字班對其生活適應之探究─以台南仁德國小識字班為例。 |
|
1011 |
林佳君 |
江旭本 |
鄉鎮型夜市攤販經營者的經濟行為─以高雄市路竹區竹滬夜市為例 |
陳寶瓊 |
温振華 |
歸仁仁壽宮傳統寺廟功能之研究 |
|
1012 |
陳孟絹 |
張炎憲 |
「台灣神」信仰之研究 |
劉天賦 |
天江喜久 |
台灣的「日本精神」論述變遷之研究 |
|
陳嘉弘 |
温振華 |
台灣寺廟墀頭新元素:「憨番扛廟角」的分析研究 |
|
黃靖慧 |
達嚴思 |
後現代史學觀點重讀十七世紀福爾摩沙婦女「婚姻與墮胎習俗」報導:殖民歷史文本的批判論述分析 |
|
藍惠宜 |
温振華 |
屏東里港藍鼎元在台家族的發展 |
|
1022 |
林子修 |
鄭瑞明 |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第一批推薦用字研究 |
朱盈潔 |
温振華 |
吉貝耍聚落與信仰 |
|
許文綺 |
江旭本 |
台灣國小學童綠色消費教學與成效之分析─以台南市德南國小為例 |
|
歐明德 |
天江喜久 |
空手道在戰後台灣:其歷史與文化認同變遷 |
|
1031 |
施怡如 |
杜正勝 |
從殖民教育到本土教育─臺南地區西拉雅族四百年的變遷 |
施慧固 |
鄭瑞明 |
台南玉井基督長老教會研究 |
|
王藝都 |
鄭瑞明 |
清代臺灣水果研究 |
|
1032 |
葉柏祥 |
莊萬壽 鄭瑞明 |
李登輝實踐哲學及其體制內改革路線的研究 |
廖吉健 |
莊惠惇 |
林園石化工業區存廢之探討 |
|
連嫦美 |
温振華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艋舺教會之創立與發展 |
|
林慧真 |
温振華 |
災難與社區發展:臺中市白冷圳水流域社區總體營造促進會之研究 |
|
翁雅雯 |
賴信志 温振華 |
以科技接受模式檢驗行動學習對五條港古蹟探索課程之研究 |
|
林慧敏 |
賴信志 温振華 |
臺灣鄉土教育方法之創新與運用─以巴克禮紀念公園為例 |
|
陳聰賢 |
温振華 |
內門地區人文景點研究 |
|
1041 |
鄭哲榮 |
江旭本 |
《臺灣民報》傳遞的歐洲訊息(1923~1930) |
1042 |
施夙玲 |
温振華 |
臺灣福佬婚嫁禮俗的變遷─以鳳山地區為例 |
伍逸雯 |
温振華 |
臺灣原住民射日神話之分析比較 |
|
歐明津 |
温振華 |
二仁溪中、下游臺灣民宅中的希臘建築柱式分析 |
|
1051 |
施夙珍 |
温振華 |
東勢高接梨之研究 |
郭芳純 |
莊惠惇 |
一條溪的死與生─茄萣舢筏協會與二仁溪的整治與再生 |
|
1052 |
盧孟慧 |
達嚴思 |
西班牙道明會士於1946前在臺灣文化福傳之跨文化現象分析 |
陳宥瑜 |
江旭本 |
學校體育課外活動150分鐘(SH150)體育政策對國小體適能影響之研究─以臺南市仁德區德南國小為例 |
|
陳玟棋 |
江旭本 |
從日治時期摩托車出現所見臺灣人社會生活之探討 |
|
曾清顯 |
江旭本 |
高雄陳福謙家族之產業研究(1887-1941)─以和興行、新興製糖為中心 |
|
黃勝富 |
温振華 |
文字與巴克禮的台灣宣教 |
|
董純妤 |
温振華 |
熱蘭遮城功能之變遷(1624~迄今) |
|
陳姿伶 |
天江喜久 |
城市轉化異象與地方教會復興─以鳳山活泉靈糧堂為例 |
|
黃美女 |
温振華 |
仁德區鍾厝清寧代天府與庄民的信仰 |
|
1062 |
林清安 |
温振華 |
從驗孕棒的二條線開始─日治以來臺灣之求子法 |
吳宛玲 |
温振華 |
歸仁過港郭姓家族與地方社會 |
|
1071 |
李香姿 |
莊惠惇 |
臺灣當代國小流浪教師面臨的職業困境與省思 |
1072 |
陳俊妃 |
莊惠惇 |
內門宋江陣的歷史與文化變遷 |
潘智傑 |
温振華 |
高樹加蚋埔社會變遷史 |
|
毛毓翔 |
温振華 |
十七至十九世紀臺南港口的變遷─以安平港為例 |
|
薛舜仁 |
天江喜久 |
從「抗日」到「親日」日本時代台灣人的國族認同轉變之初探 |
|
黃文源 |
温振華 |
六龜中興農墾聚落老兵農墾史之變遷 |
|
徐鈺定 |
温振華 |
清乾隆55年(1790)台灣綠線番界研究 |
|
1081 |
黃麥軒 |
温振華 |
白色恐怖的濫觴:「四六事件」及其影響 |
1082 |
陳若嫈 |
莊惠惇 |
從觀光視角看光華雜誌建構之原住民意象 |
林俊任 |
莊惠惇 |
內門區萬能薯新興作物之種植與發展 |
|
蔡秀美 |
温振華 |
湖內區歷史展示內容規劃與研究 |
|
廖映如 |
温振華 |
17-20世紀初玉井盆地人文歷史景點之研究 |
|
李秀卿 |
杜正勝 |
從小米、紅藜到水稻野薑花─集團移住下排灣族東源部落的變遷。 |
|
張憲文 |
温振華 |
車城地區歷史景點之研究 |
|
陳恩惠 |
温振華 |
屏東縣三地門鄉德文村經濟社會的變遷 |
|
黃雅鈴 |
温振華 |
第二次世界大戰歸仁人的戰爭經驗 |
|
1112 |
陳靈潔 |
杜正勝 |
臺灣外食文化對家庭生活經驗的影響初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