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長榮大學 產創總中心-創育輔導業務
產創總中心-創育輔導業務
  • :::
  • 長榮大學
  • 網站導覽
  • English
  • 訊息中心
  • 進駐產創
  • 好想創業
  • 國際社企節
  • 創意活動抵加
  • 產學媒合平台
  • 返回產創首頁
2021 ISE Talks 未來農業新藍圖
::: 2023/12/18 上午 11:08:00

2021 ISE Talks 未來農業新藍圖

國際社企節《新農市集》 X 校園特色專題計畫成果DEMO DAY《聚×續》
❚ 日期:2021/10/28(四)1000-1600
❚ 地點:長榮大學方舟咖啡前廣場

2021國際社企節暨校園特色專題計畫成果 展現產學豐沛能量


  2021 ISE Talks國際社企節-新農市集及年度校園研發能量展示DEMO DAY於10 月28日熱鬧登場,長榮大學創新育成中心與產學合作總中心首次齊力合辦「2021國際社企節《新農市集》X校園特色專題計畫成果DEMO DAY《聚X續》」期望透過社會企業的理念精神及永續生活實驗室實驗能量,整合校內外資源,展現來自產學界不同領域的豐沛能量!

   今年校園特色專題的成果表現相當亮眼,包含無人機學士學位學程的「抗強風八軸無人機雛型」、「混合動力高酬載無人機雛型」研發、觀光與餐飲管理學系的「糖友可食產品」開發、以及媒體設計科技學系的「香草系列生活產品」開發等,在研究的同時結合學校特色、人工智慧應用、數位加值應用、地方創生、環境永續等面向,讓研發成果對社會產生正面的價值與貢獻,甚至能夠帶動並活化地方的循環經濟。另外「永續生活實驗室計畫」則持續以推廣SDGs為目標,號召學生團隊集思廣益,執行了改善目標場域的溫溼度、室內照度、緊急供電、驅蚊植生牆等具永續指標的創新計畫,於現實的場域中進行體驗、原型設計、驗證及優化複雜解決方案。面對未來生活環境不斷變化,期許透過校園特色專題計畫的推動,持續培育校內具潛能的師生團隊,匯聚研究量能,累積更多研發成果。

   創新育成中心至2015年起辦理國際社企節已邁入第七年,致力於「社會企業」的推動,結合社企方舟策略聯盟,此次將主題聚焦於新農業的發展,邀集15家農攤商及具社會企業理念的團體,展售各式優質小農產品並推廣品牌友善理念,參與攤商豐富多元,有倡導海洋環境教育,運用農廢開發商品的「日出秧苗」;以青銀共農、良食人才學院培育農業人才,建立良好農業循環生態系的「幸福良食」;積極復育錫蘭橄欖,用特色產業活化社區的「礁坑農」等;同時邀請校內衍生企業、南部第一家具尤努斯精神的「方舟美好生活事業」,展售環保生活用品及選用在地小農食材製作的料理,也特別與大智文創志業有限公司進行聯名活動,推廣大誌雜誌(The Big Issue)背後所蘊含貧窮倡議理念,期望校內師生能透過市集輕鬆地認識社會創新產業及永續發展理念,並持續關注社會企業議題。此外,活動當日還與圖資處閱覽組及校史特藏發展組合作闖關遊戲,讓正值入學新生透過遊戲關卡穿梭於校園間集章抽獎,了解校內研發創新能量及學校歷史軌跡品味年代的變化與革新。

   校長李泳龍表示,創新育成中心輔導服務中小企業、青年創業、校園衍生新創企業等,透過產業界與校內資源媒合,將產界能量帶入校園,而永續生活實驗室則是校內的實驗基地,透過師生從生活的校園、社區出發,將所學理論技術實際測試、驗證,讓發想開花結果,成為能實際運用在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案。希冀透過此次活動,整合校內外研發、創新能量,能培育更多兼具社會關懷與解決社會問題能量的社會責任推動種子,共同推動社會迎向嶄新的未來。



【未來農業新藍圖】
USR計畫SIG(Special Interest Group)跨校交流暨ISE talks國際社企論壇


❚ 日期:2021/9/15(三)0900-1600
❚ 地點:長榮大學行政大樓1F Global Plaza

 


長榮大學創新育成中心與USR綠色大武崙攜手 發掘農業新動能


 長榮大學創新育成中心與USR綠色大武崙長期落實地方深耕與連結在地社會企業,特於9月15日於長榮大學舉辦「未來農業新藍圖-USR計畫SIG跨校交流暨ISE talks國際社企論壇」,將主題聚焦於大學在地方農業的社會實踐與社會企業在農業端上的實務經驗。為展現大學社會責任豐富的產學能量,此次SIG跨校交流論壇以「農廢再利用」、「六級農業發展」、「綠色商機」、「農人才培育」、「青農共學」等五個面向,邀集遠東科技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國立暨南大學與長榮大學一同日本神戶大學跨國連線,分享大學USR團隊在地農業深耕的經驗。農業實務端上,邀請被譽為「地方創生教母」的前國發會主委陳美伶教授與在農業領域持續創新的農社企夥伴一同探索農業未來的新契機。

   在今年企業家和農民同時面對全球氣候變遷及疫情下全球產銷市場的轉變,後疫情時代的農產結構調整,變成一項重要課題。環境教育國際實驗學院洪慶宜教授分享大學端紮根在地,與青農共學的方法,從與農友共學到食農永續推動,導入PBl課程讓師生及農民共同發想,一同解決困境,洪院長提到,在疫情下更需結合群體力量,整合農民、學校及社區資源,帶動彼此共榮的契機。前國發會主委陳美伶以台南官田烏金為例,分享在地方創生上,運用科技創新的成功案例。透過科技設備將原本令菱角農頭痛的農廢菱角殼轉而製作成能夠吸附臭味的「菱殼炭」,在科技導入與社區協力下,垃圾變成了「烏金」,一年為社區賺進百萬。美伶姐提到,後疫情時代,更應該建全軟體,也就是人才資本,用軟體帶動硬體,軟硬兼施將數位及創新力賦予後疫情時代地方創生的正能量。 

   長榮大學校長李泳龍談到,長榮大學秉持著「深耕在地,連結國際,成為社會責任領航大學」辦學理念,在農業端產學合作成績亮眼,2018年採用台南在地關山黑糖製成並獲得2018年英國世界啤酒大賽雙料冠軍的「蒔醇」啤酒,同年並成立方舟咖啡,選用在地小農食材,提供一個銷售通路並落實減塑減碳、在地創生、循環經濟的友善商業模式。今年在地方創生與長穎農業公司及山上區區公所共同推動「世界香草鎮-山上地方創生計畫」,創造應用學校產學能量幫助山上區打造香草產業生態系統,吸引農村青年回流。而大學社會責任上持續跟在地小農合作,並推動「農好菜籃族」活動,鼓勵小農以友善環境耕作,讓消費者能吃到健康在地的好食材。而本校也很榮幸在今年榮獲2021 AREA亞洲企業社會責任獎(Asia Responsible Enterprise Awards) 綠色領導獎,顯現本校在社會責任實踐上,備受國際肯定。

    此次論壇透過跨國、跨校師生及跨領域間的分享對話,從學術端、實務面、中央與地方的各種角度思維探討大學社會責任在農業端的實踐與永續經營,為新農業激發更多元的樣貌與新思維,也透過這次的交流,期許能為在農業上努力耕耘的社企夥伴注入更多嶄新發想與能量。

2021 ISE Talks 未來農業新藍圖

 

2024 ISE Talks 綠色未來式 2023 ISE Talks 群山食驗計畫 2022 ISE Talks 綠色消費與永續時尚 2021 ISE Talks 未來農業新藍圖 2020 ISE Talks 生態社企 2019 ISE Talks 在地創生 2018 ISE Talks 社會創新 2017 ISE Talks 循環經濟 2016 ISE Talks 亞洲社企 2015 SE Talks 社企方舟 About ISE Talks 社會企業定義
  • ::: Copyright © 創新育成中心
  • 71101 台南市歸仁區長大路1號(第二宿舍大樓B1-原永續生活實驗室)
  • 電話 (06)2785123#1615.#1617~#1619.#1621~#1623 傳真 (06)2785261
  • iiccjcu@gmail.com
  •  
  • 資安政策 ‧ 隱私權 ‧ 瀏覽人次 491497
  • http://cjcu.tw/d/coii
  • 後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