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掠奪性期刊」
防範掠奪性期刊的「停、看、聽、問、記」法則:
【停】冷靜檢查,不要急於投稿
- 研究者通常在論文撰寫階段已經精疲力竭,可能急於投出稿件,但越是這種時候,越要謹慎。
- 避免誤觸綁架型期刊,這些期刊可能要求作者在投稿或接受後立即讓渡版權,使作者失去撤稿權利。
- 若期刊未清楚載明授權規範,應進一步查證。
【看】查詢期刊是否可靠
- 查詢白名單:如Web of Science(SCI、SSCI)、Scopus、DOAJ、OASPA等。
- 確認影響係數(Impact Factor, IF):可透過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查核,若期刊聲稱有 IF,但不在 JCR 內,可能是虛假資訊。
- 查看過往發表內容:檢視該期刊近年出版的文章質量,觀察編輯團隊背景與穩定度。
【聽】向學術圈打聽期刊評價
- 上網搜尋該期刊名稱,看看是否有其他學者的經驗分享。
- 向同行學者或指導教授請益,或諮詢圖書館,確認期刊可信度。
【問】主動聯繫期刊確認收費政策
- 投稿前詢問是否收取任何費用、具體金額、出版流程等,避免隱藏費用陷阱。
【記】保存所有查證與投稿過程的紀錄
- 記錄查詢歷程(如截圖或存檔),確保期刊沒有隱藏收費規則。
- 若期刊試圖勒索高額出版費,可用紀錄證明其資訊未事先公開,避免法律糾紛。
- 避免掠奪型期刊在作者拒絕付款後,擅自公開論文,導致該論文無法再投至其他期刊。
📌 額外建議
- 參考Think, Check, Submit指南,觀看短片了解如何選擇可靠期刊。
- 科技發展讓詐騙手法不斷翻新,學者應培養資訊素養與警覺心,才能有效避開掠奪型期刊陷阱。
「停、看、聽、問、記」 是防範掠奪型期刊的基本策略。研究者應保持警覺,善用可靠資訊來源,確保研究成果發表於值得信賴的學術平台。
「掠奪性期刊」查證管道:
Beall’s List |
揭露可能為掠奪性期刊的清單。 |
DOAJ |
查證是否為Open Access(OA)期刊,收錄內容為同儕審查(peer review)機制,普遍認知是具公信力的。 |
Research Gate | 學界社群網站,依據同領域學者的經驗分享,常能在此得到可疑出版社或研討會的相關訊息。 |
分辦掠奪性期刊的流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