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川「中野烏龍學校」手作烏龍麵體驗 ~ 學習與樂趣兼具
長榮大學保健營養系的師生們,完成了一場豐富多元的「日本食育探索之旅」。在眾多精彩行程中,位於香川縣的「中野烏龍學校」烏龍麵製作體驗,被師生們譽為本次旅程「最有趣的實作課程」,不僅親手感受日本國民美食的魅力,更深入了解其背後的食文化精髓。
香川縣素有「烏龍麵之鄉」的美稱。對香川縣民而言,烏龍麵是與生活密不可分的飲食、習慣,甚至是一種鄉愁,從學生的早餐到上班族的午餐,烏龍麵店隨處可見,便利且選擇多樣。製作烏龍麵的主要食材僅需中筋麵粉、水和少量的鹽。其中,水質的軟硬度對於烏龍麵的品質至關重要,香川縣特有的軟水是其麵條Q彈的關鍵。此外,香川的地理與氣候條件也利於優質小麥與鹽的生產,使得製作美味烏龍麵的材料唾手可得。
在中野烏龍學校,師生們親身體驗了傳統「手打烏龍麵」的製作過程。這種古老的製麵法,需將麵團反覆踩踏以產生筋性,賦予麵條獨特的Q彈嚼勁。儘管香川縣政府於1968年因當時的衛生疑慮(麵團僅以草蓆或布料隔開)頒布《禁止踐踏條例》,一度讓仰賴傳統足踏工序製作烏龍麵的職人感到困擾,但這項禁令反而激發了讚岐烏龍麵的現代化發展。在中野烏龍學校,師生們跟隨活潑開朗的老師指令,伴隨音樂節奏邊跳舞邊用腳踩麵團,重現這項既考驗體力又充滿樂趣的環節,讓傳統與現代在愉快的氛圍中融合。雖然麵團的桿製與麵條的切割需要耐心與技巧,對部分學生而言是項挑戰,但當大家親手完成並品嚐到自己製作的烏龍麵時,那份獨特的成就感與美味,更是令人難忘與滿足。
參與學生紛紛表示,這次體驗讓他們對「食育」有了更深刻的體悟。透過實際製作,他們理解了烏龍麵的歷史、做法與文化,並感受到食物從原料到成品的用心與細節,進而學習到「珍惜和享受食物」的重要性。學生們強調,食育不僅關乎營養,更是透過動手做來認識食物來源與製作過程,提升對飲食文化的尊重。這堂充滿樂趣的實作課程,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具體經驗,對於學生而言,不僅增進了學生們對日本食文化的認識,更是將所學「學以致用」的機會,也為他們未來在營養領域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