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Education of CJCU
長榮大學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計畫主持人:吳基仁 博士
長榮大學 神學系副教授
校牧室主任兼副學務長
Sep. 2022
長榮基督教大學 (Chang Jung Christian University, 簡稱長榮大學) 本著傳承耶穌基督精神辦學理念,提倡生命教育應立基於耶穌基督之生命樣式,規劃願景、目標與策略牧育學生生命長大成熟,成為一位負責的世界公民。
耶穌基督生命樣式之神學論述基礎:
彌迦書6:8
「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祂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 只要你行公義,好憐 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
耶穌基督在世上的生活一直展現上帝愛世人以及世人與上帝同行的生命樣式。依照基督教傳統教導,耶穌具有獨特尊貴的身分,卻謙卑與大眾同在,憐憫被邊緣化的弱勢民眾,施行公義轉化社會向善。終其一生,耶穌以生命影響生命的方式牧養教育世人,轉化社會進而改變世界;以謙卑心尊重天地以及充滿其中之生命體,以憐憫情修復對人、事、物之間破碎的關係,以施行公義轉化社會向善。謙卑、憐憫與公義的生命樣式展現了不僅是上帝對世人的愛,同時也是世人與上帝同行的記號。因此,基督耶穌教化個人與轉化社會的生命樣式奠定了長榮大學生命教育基礎。
願景與目標:
長榮大學以耶穌基督精神立基的生命教育旨在引導學生對天、地、人、事、物有謙卑心、憐憫情以及公義行的生活。心存謙卑則敬畏天地,尊重充滿其中之生命體;情懷憐憫則愛人惜物,修復社會破碎關係;體行公義則實踐公民責任,轉化社會向善。簡言之,其目標就是在培養一位心存謙卑、情懷憐憫、體行公義的世界公民。
教育途徑:
為了培養如此一位世界公民,長榮大學生命教育注重「全人」養成,提供全人教育(Holistic Education)與全人牧育(Holistic Ministry)雙軌交錯之教育途徑。
全人教育著重於「人」整全的教育,平衡身、心、靈狀態,整合知識與生活,形塑生命,使人懂得敬天、愛人、惜物、力行的處世之道。因此,全人教育不僅教授知識同時也形塑生命健全生活,使得每位學生所學習的不僅是謀生技能所需的專業知識更是社交生活所淬鍊出的生命力度。
全人牧育則著重於牧育關顧(Pastoral Care),視「人」為「全人」的牧養方式,有如牧羊人耶穌牧養門徒羊群一般耐心餵養、關懷與看顧。在長榮大學的生命教育領域裡,牧育關顧搭配全人教育重現耶穌牧養方式來牧育學生生命且關顧學生生活;以愛心來陪伴、交談、輔導、看顧學生,鼓勵學生整合知識與生活,懂得知行合一,追求真理展現愛心,強化生命力度,長大成熟成為「全人」來關懷他人、社會、生態環境,認同在地並連結世界來實踐世界公民責任。
教育媒介:
為落實全人教育與全人牧育的生命教育,長榮大學以整全性課程與多樣性活動為教育媒介來來催化學生自主學習與成長。整全性課程包含自然科學(Sciences)與人文學科(Humanities)、專業(Professional Studies)與通識(Liberal Arts)教育學科訓練。多樣性活動則包含運動賽事、文化藝術展演、知性講座以及公民社會責任行動等生活體驗。這兩種教育媒介在校園裡相互交錯作用,不僅藉著教學傳遞知識同時也藉著活動豐富生活,活潑校園氛圍,成為學生生命成長的催化劑,催生「全人」生命教育的果實。
共融校園:
共融校園(Integrated Campus)旨在提供一種知識與生活共融的環境來催生「全人」生命教育的果實。面對高教國際化趨勢、民主自由普世價值、基督教信仰特質以及生態持續發展挑戰,長榮大學的校園必須具有開放性(Openness)與責任性(Responsibility)共融的校園。開放性並非隨意放任,而是責任性自由的展現;責任性也非外力制約,而是開放性共融的體悟。簡言之,開放性的校園蘊含著責任之精神,責任性的校園完備了開放之意義。因此,長榮大學共融校園一方面開放接納校園生活中的多元性(Diversity)與自由性(Liberty),承擔維護多元文化並存、尊重學術與行動自由之責任;另一方面則體現校園生活中的樂活性(Love)與持續性(Sustainability),以實踐仁愛公義與生態延續為己任,完備開放校園之意義。
- 多元性(Diversity)
多元與包容已成為現今世界重要關注議題。歐盟於2017通過了多元與包容憲章 (Diversity and Inclusion Charter, EU, https://ec.europa.eu/info/sites/default/files/diversity-inclusion-charter-2017-07-19-en.pdf),其中明確指出多元、包容與平等對於歐盟社會生活的重要性。
面對高教國際化趨勢,長榮大學校園亦逐步呈現多元文化面貌。在諸多不同文化的對遇中,學校必須提供多元共融的校園環境給學生們深入了解不同文化之間的異同,學習尊重、包容、支持與陪伴等跨文化議題與生命功課。
- 自由性(Liberty)
自由是民主與人權成就的重要指標。前美國總統羅斯福(Franklin Roosevelt, 1882-1945)曾在美國國會演講時(01/06/1941)提出人類應擁有「四大自由」(Four Freedoms, https://www.archives.gov/milestone-documents/president-franklin-roosevelts-annual-message-to-congress),主張人們有言論與表達自由(Freedom of Speech and Expression)、宗教信仰自由(Freedom of Worship)、免於貧窮的自由(Freedom from Poverty)、以及免於恐懼的自由(Freedom from Fear)。
面對民主自由普世價值,長榮大學校園為了傳承該價值體系且培養未來承接立基於此價值體系之世界公民,必須確保自由校園本身即是民主自由社會之縮影,包容「人」自由權之行使,維護學術研究自由與公民行動自由,提供自由共融校園給學生們追求真理、學習自由真諦、不追求放任隨意,卻能體悟自由的責任性。
- 樂活性(Love)
樂活是英文LOVE的音譯,也是喜樂生活的簡稱,在此處意指「愛」是「喜樂生活」的泉源。根據基督教聖經的教導,上帝就是愛(約翰一書4:16),喜樂是上帝的聖靈在世人身上動工所結的果子(加拉太5:22)。對於基督徒而言,喜樂並非任性享樂之意,而是一種自在的氣質;愛亦非情慾放縱之意,而是一種委身的責任。前教宗諾望保祿二世(Pope John Paul II, 1920-2005)在其著作「愛與責任」(Love and Responsibility,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Saint-John-Paul-II#ref709509)中,指出基督教對於「愛」的獨特見解以及肯定「愛」所散發出的道德與責任力量。
身為基督教大學,長榮大學傳承了基督教信仰特質建構以愛為基礎的樂活校園。在其中,學生們一方面學習愛是人與人之間委身的責任,以不放棄任何一隻羊的信念來關顧弱勢族群,體行社會公義;另一方面也體認愛與公義中的喜樂生活,願意為他人付出奉獻造福群體,將校園學習轉化為喜樂的生活,展現基督教大學樂活自在的氣質。
- 持續性(Sustainability)
因人類社會高度開發汙染而導致極端氣候變遷,使得世界生態環境面臨生存危機。聯合國對於人與大自然所共構的生態環境危機就提出了17項可持續性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https://sdgs.un.org/goals),敦促各國政府與其人民致力實踐,解除危機達到生態可持續性發展。
面對生態持續發展挑戰,長榮大學應成為聯合國17項可持續性發展目標的夥伴大學,致力於建構生態共融持續發展的校園,提供學生學習生態持續發展議題與責任,體現從人本中心擴張到自然生態環境的愛與公義,完備持續性校園之意義。
綜上所述,共融校園提供給學生們一種全人生命教育環境,使學生們面對開放且責任性的共融校園學習多元包容、尊重自由、體現樂活以及生態持續等議題與生命功課,裝備自己長大成熟,成為盡責的世界公民。
結語:
長榮大學的生命教育立基於耶穌基督謙卑、憐憫與公義的生命樣式;旨在培養心存謙卑、情懷憐憫、體行公義的世界公民。藉著共融校園環境的開放與責任性,學校提供多元課程與活動來落實全人教育與全人牧育共構的生命教育,造就學生成為一位對天、地、人、事、物擁有謙卑心、憐憫情以及公義行的「全人」,標記基督耶穌的生命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