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長榮大學 台灣研究所
台灣研究所
  • :::
  • 長榮大學
  • 網站導覽
  • English
  • 訊息中心
  • 系所介紹
  • 系所成員
  • 課程資訊
  • 服務資源
  • 成果展示
  • 新生專區
  • 畢業生專區
文章柑仔店-温振華老師

文章柑仔店-温振華老師

::: 《臺灣風物》
  • 溫振華-西拉雅族地契中「二延」一詞與男子年齡級組織關連分析
  • 溫振華-論瘧疾與台灣原住民遷居高山
  • 温振華-鄒語特色的考古學分析
  • 溫振華-霧峰林家-一個台士紳家族的興起
  • 溫振華-1990年代文史社團的鄉土關懷
  • 温振華-清代台灣淡北地區的拓墾
  • 温振華-台北高姓--一個台灣宗族組織形成之研究
  • 溫振華-介紹黃著「清代台灣土地開墾史套裝程式
  • 溫振華-日本殖民統治下台北社會文化的變遷
  • 溫振華-日據時期台北市台人移入地分析
  • 溫振華-毛少翁社社史
  • 溫振華-客家鄉新社之歷史與產業變遷
  • 溫振華-第84回「台灣研究研討會」紀錄:清代台灣中部的開發
  • 溫振華-第二次大戰美軍空飄傳單
  • 溫振華-評介余著「媽宮的寺廟」
  • 溫振華-評介戴著「清代台灣之鄉治」
  • 溫振華-龜崙社研究
  • 溫振華-獵番首契約書
  • 溫振華-讀尹章義「開拓台灣史研究的方法與視野」一文的感概--誰剽竊誰?
《臺灣學通訊》
  • 温振華-【歷史地景】〈倒虹吸管-白冷圳抽藤坑〉《臺灣學通訊》第115期 科普(二之二)2020.01.14,頁24-25。
  • 温振華-【深耕臺灣學】〈主題式教學課程發展 以蔗糖產業為例〉《臺灣學通訊》第112期 公共建築(三之三)2019.07.19,頁30-31。
  • 温振華,〈日治時期糖業發展大勢〉《臺灣學通訊》第110期-公共建築(三之一)─官署建築.2019.03.18,頁30。
  • 温振華〈文化資產與歷史教學之連結 〉《臺灣學通訊》第109期-曆書文化2019.01.11,頁30。
  • 温振華-基督教在中部的發展《臺灣學通訊》第108期_鐵道(三之三)──鐵道與庶民生活2018.11.16.pdf
  • 温振華〈文化資產與歷史教學之連結 〉《臺灣學通訊》第107期-鐵道(三之二)-消失的鐵道2018.09.17
  • 温振華-〈林爽文事件遺跡遺存〉《臺灣學通訊》第106期
  • 温振華-「臺灣」地名由來及全島指稱過程
  • 温振華-臺北市長時性發展架構
  • 温振華-地名與產業、族群的關係
  • 温振華-中部族社遷移埔里之歷史與特色
  • 温振華─日本治理臺灣系統式圖表
  • 溫振華-獵番首契約書
  • 溫振華-讀尹章義「開拓台灣史研究的方法與視野」一文的感概--誰剽竊誰?
  • 温振華-二戰歷史的課外教學資源
  • 温振華-中部族社遷移埔里之歷史與特色
  • 温振華-日治時期原住民部落的交易所
  • 温振華-如何有系統介紹寺廟
  • 温振華-朱一貴事件對清廷治臺之影響
  • 温振華-岸裡大社聚落的變遷
  • 温振華-林爽文的反清戰爭
  • 温振華-新原住民族的成立
  • 温振華-新港文書與新港文研究
  • 温振華-噍吧哖事件歷史場景
  • 溫振華-二十世紀上半葉宜蘭地區的人口流動
  • 溫振華-十七至十九世紀臺南港口的變遷
  • 溫振華-天主教道明會在臺灣的傳教
  • 溫振華-史前遺址與史前文化之區分
  • 溫振華-早期原住民居住之空間分布
  • 溫振華-行政城的建置背景與意義
  • 溫振華-肩負臺灣史推廣教育重任
  • 溫振華-原住民殺害追蹤、清代漢人如何取得平埔族土地開墾、瘧疾的論述
  • 溫振華-從地契認識臺灣
  • 溫振華-淡水開港與大稻埕中心的形成
  • 溫振華-清代臺灣中部的開發與社會變遷
  • 溫振華-清帝國轄域的界線─土牛溝
  • 溫振華-臺灣史教學田野實查路線
  • 臺灣史教學問題初探---以點線面 建構文化體系 訪溫振華教授
  • 溫振華-臺灣史的跨領域教學─以十三行遺址為例
  • 温振華-防內亂 清實施無主地開墾政策《台灣學通訊》第23期 寫真帖2008.11.20
  • 温振華-淺談臺灣學研究的現況與未來《台灣學通訊》特刊 臺灣學研究--殖民與近代化_臺灣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08.12.01
  • 温振華-日治時期的原住民教育《台灣學通訊》第26期 教育2009.02.20
  • 温振華-綜觀日治時期調查事業成果及影響《臺灣學通訊》第68期 調查(二之二)2012.08.10
  • 温振華-臺灣蔗糖的產製歷史《臺灣學通訊》第85期 報紙2015.01.10
  • 溫振華-從艋舺渡頭到臺北大都會《臺灣學通訊》第88期 警務2015.07.14
  • 溫振華-清代土地開墾教學綱要《臺灣學通訊》第91期 藝陣(一)2016.01.10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
  • 温振華-二十世紀上半葉宜蘭地區的人口流動
  • 温振華-清代台灣中部的開發與社會變遷
  • 温振華-清代台灣的建城與防衛體系的演變
  • 温振華-歷史學與考古學的交會-平埔族了阿社與牛罵社社址研究
  • 温振華-清代台灣漢人的企業精神
《北縣文化季刊》
  • 温振華,〈清代擺接平原一代的族群關係〉,《北縣文化季刊》52期(1997.04),頁15-24。
  • 温振華,〈再讀1654年北台古地圖〉,《北縣文化季刊》58期(1998.11),頁4-8。
  • 温振華,〈清朝小雞籠社初探〉,《北縣文化季刊》58期(1998.11),頁17-23。
  • 溫振華,〈『滬尾形勢圖』看八里舊城與佈防〉,《北縣文化》56期(1998.05),頁48。
  • 溫振華,〈清代三芝一代漢人的拓墾〉,《北縣文化》59期(1999.02),頁4-11。
  • 温振華,〈台北縣鄉土史的重建-以三貂社為例〉《北縣文化季刊》第43期(1995),頁35-48。
  • 温振華,〈安身立命赤皮湖-廖鑿在粗坑一代的拓墾〉《北縣文化季刊》第57期(1998),頁25-34。
  • 温振華,〈寺廟與鄉土史-以淡水福佑宮與鄞山寺為例〉《北縣文化季刊》第49期(1996),頁4-10。
  • 温振華,〈烏來泰雅族社會經濟變遷(約1730-1945)〉《北縣文化季刊》第54期(1997),頁4-15。
  • 温振華,〈蘆洲湧蓮寺-一座鄉廟的形成〉《北縣文化季刊》第50期(1996),頁4-9。
《臺北文獻(直字)》
  • 温振華,〈清代後期臺北盆地士人階層的成長〉《臺北文獻(直字)》直字第九十期(1989),頁1-32。
  • 温振華,〈清代臺北盆地漢人社會祭祀圈之演變〉《臺北文獻(直字)》,直字第八十八期(1989.06.25),頁1-42。.pdf
《臺灣文獻》
  • 温振華,〈契字上的新港社群〉《臺灣文獻》第47卷3期(1996.09),頁1-15。
  • 温振華,〈清代中部平埔族埔里遷徙分析〉《臺灣文獻》第51卷2期(2000.06),頁27-37。
《臺灣史田野研究月刊》
  • 温振華,〈祭祀公業調查書與臺灣社會史研究--東勢地區舉例〉《臺灣史田野研究月刊》第16期(1990.09),頁22-24。
  • 温振華,〈神明會資料與清代臺灣鄉村研究:台中縣石岡鄉舉例〉《臺灣史田野研究月刊》 第19期(1991.06),頁51-55。
  • 温振華,〈日據時代台灣的人口資料 〉《臺灣史田野研究月刊》第14期(1990.03),頁44-46。.pdf
  • 温振華,【問題與討論】〈台灣聚落研究的省思〉《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第18期(1991.03),頁7-10。
《台灣史學雜誌》
  • 温振華,〈中彰地區地方學研究〉《台灣史學雜誌》第13期(2012.12),頁24-32
研討會發表論文
  • 温振華-〈大勢大馬璘社群地契研究〉《第二屆台灣古文書與歷史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研究所
  • 温振華-專題演講〈臺灣古地契中的歷史訊息〉《第五屆臺灣古文書與歷史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研究所
  • 温振華-〈回顧老臺灣-展望新故鄉〉《臺灣社會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温振華-〈探討平埔族史上的三個問題〉《除群歷史文化與認同-臺灣平埔原住民國際學術研討會》
  • 温振華-清代東勢角仙師廟的建立及其發展 《中縣開拓史學術研討會論文》
  • 溫振華〈天花在台灣土著社會傳播初探〉《臺灣史研究暨史蹟維護研討會論文集》
  • 溫振華〈生態觀與鄉土史重建-以新店溪流域為例〉《鄉土史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温振華-〈台中東勢客家聚落紋理之比較-下城與大茅埔〉第八屆台灣文化國學術研討會《文學景觀、文化翻譯與語言接觸》
  • 温振華-〈客家鄉新社台地產業景觀的變遷〉第八屆台灣文化國學術研討會《文學景觀、文化翻譯與語言接觸》
  • 温振華-〈清朝朴仔籬社遷移史〉第二屆中國邊疆史學術研討會
  • 溫振華〈清代淡水地區平埔族分布與漢人移墾〉淡水學學術研討會─過去‧現在‧未來 論文集
  • 温振華〈村廟與鄉土史教學〉《「鄉土文化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抽印本》
  • 溫振華〈清代臺灣土地開發研究回顧〉《史學與國民意識論文集》
其他
  • 温振華-施堅雅( G. W. Skinner) 的中國市鎮研究介紹
  • 溫振華〈農曆七月普渡與台灣社會〉台灣歷史學會
  • 溫振華-鄉土教育與新世界觀
  • 温振華〈泰雅族起源的大石頭〉《台語風》第三期(1990.11)
  • 溫振華,〈新店溪流域歷史巡禮〉《源雜誌》第9期,頁10-13。
  • 温振華,〈平埔族三貂社史概觀〉《教授論壇專刊》第一期(1994.10),頁203-213
法規專區 臺灣研究資料庫 文章柑仔店-莊萬壽老師 文章柑仔店-鄭瑞明老師 文章柑仔店-杜正勝老師 文章柑仔店-温振華老師 文章柑仔店-簡炯仁老師 文章柑仔店-董芳苑老師 文章柑仔店-天江喜久老師 文章柑仔店-達嚴思老師 文章柑仔店-莊惠惇老師 文章柑仔店-江旭本老師 文章柑仔店-許進發老師
  • ::: Copyright © 長榮大學 台灣研究所
  • 71101 台南市歸仁區長大路1號
  • 電話 (06)2785123 #4201
  • taiwan@mail.cjcu.edu.tw
  •  
  • 資安政策 ‧ 隱私權 ‧ 瀏覽人次 262536
  • http://cjcu.tw/d/taiwan
  • 後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