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分享
📅好文分享:幫助您加深加廣地了解素養計畫📝
更多詳細內容,請點標題連結進總辦公室Facebook觀看全文。
📢「X-DAY出題工作坊」
➤在這個社會需求快速變動的時代,新生科技和社群媒體日新月異,再加上少子化、疫情、氣候變遷和地緣政治等因素,更讓高等教育面臨前所未有的挑展。新課綱、新科技影響下的學生特質、需求和期望,值得我們集思廣益、共同討論對大學第一年學習的想像。我們期待各位夥伴一起來解題!
➤推薦閱讀:陳柏宇、陳佳慧、王皖佳、張舒斐 、詹雪蘭(2023)。高等教育傳播領域實施素養導向新生轉銜課程之行動研究。通識教育學刊,77-118。
➤大一年(FYE)包含新生的轉銜、定向、預警、輔導、穩定就學,不等於過往傳統的新生訓練。我們需要策略性地強化學生在學習、生活、社交等不同面向上的適應和自我探索;同時也需要在過程中,創造適當的機會讓師生、同儕能產生有意義的學習,增加學生對學校、學系的認同感。但認同感的產生需要真實的陪伴,而這些最重要的小事,卻是我們不熟悉、不擅長或不願意做的事。我們需要一起來學習、一起準備。
➤推薦閱讀:何凱維、陳斐娟(2020)。大專校院休退學之因應: 淺談大學生生涯發展與大學不分系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20,9(11),76-82。
📢「教育政策論壇」
➤國內外專家學者研究均指出校內專職 輔導人員 與學生互動具有重要影響,但大學教師職責包括「教學、研究及輔導」等三項重要指標,導師時間有限,負荷過重、或因輔導知能侷限、經費問題…等,對於主動積極關懷常力有未逮,面對現況的困境,國內多所大專院校也積極尋找解方,如臺大的針對學術的 學習規劃師、臺師大針對人際與生活的 專責導師,更有許多校院 跨單位 相互支援合作的模式,期望能做到 校園整合,進一步建立學生的歸屬感,促進學生的生涯發展。
➤推薦閱讀:李立旻(2019)。臺灣期刊,201908 (22:3期),141-174。
📢「通識教育學刊」
➤您對未來大學 有哪些想像或行動研究?大一年 的研究有哪些議題?素養導向教學與評量如何推動課程創新、並體現於大一年校園經驗整合?。
➤推薦閱讀:詹明峰(2023)。以設計思考為例論素養評量的挑戰與解方:大學素養教育實踐者的田野觀察與統整通識教育學刊,355-384。
📢「探索者入坑手札」
➤透過「遊戲」這個數位媒介作為載體,可以將大眾常視為艱澀無趣的內容,轉化成有趣的體驗。不僅能夠有娛樂效果,而且也深富教育意義。
那我們進一步要問,針對「文史×遊戲」的實踐或 #跨域合作,是不是就要培養大家未來都進入遊戲產業工作呢?我們認為:如果你未來對相關產業有興趣,當成職業訓練來投入當然很好。
➤推薦閱讀:楊智傑。【策展心法:遊戲說書】〈鱗斑症編年史〉轉譯教學系列 —遊戲教學工作坊介紹。
➤大學生的流失不僅可能使學校方面經營困難,其背後亦隱含顯示學校辦學品 李育齊、陳姿方 大學新生流失可能性模式之建構與驗證 101 質、輔導績效不佳,導致學生不滿意,因而無法留住學生,故提供各 項課堂內、外學習資源、教學輔導方案與措施,以防止學生流失,持續就學到畢業,將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課題。
➤推薦閱讀:李育齊、陳姿方(2014)。大學新生流失可能性模式之建構與驗證,高等教育,(9:1期), 097-128。
📢「大一年研究-3」
➤本文透過「橋樑」(bridge)兩字形容高中升大學的過渡期,像此文章就用「瓦薩學院」作為橋樑,作者分享212名一年級學生的調查,其中包括36名參加暑期輔導的學生,和175位無參加的學生。調查結果發現,關注學生的資質、知識、暑期輔導課等,可以讓學生擁有歸屬感,換言之,參與瓦薩學院的學生在這擁有強烈的歸屬感,而參加瓦薩學院的學生他們同意自己是大學社群的一部分,且瓦薩學院的人相當尊重所該群體的觀點。
➤推薦閱讀:The Summer Bridge: How an Immersive First-Year Experience Can Increase Belonging for Underrepresented Students.
📢「大一年研究-2」
➤近年來,「大學入門」、「大學涵養」、「大學之道」等大一入 門課程,陸續於綜合大學、技專校院開設,最主要原因在鑑於大一新生 進入高教體系後,在學習、生活、課業等方面差異相當大,除適應生活 外,還需要面對系上的專業必修課。「大學之道」課程讓學生了解大學 自我學習進程中,自主學習、社會關懷、國際視野、批判思考、互動表 達等能力均相當重要,為敘事能力整合,也透過民主、倫理、科學、美 學、媒體等五大素養,連結真實社會與環境。
➤推薦閱讀:何昕家(2021),科技大學實施大學入門課程歷程與反思―― 以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大學之道」為例。10.6870/JTPRHE.202112_5(2).0004。
📢「大一年研究-1」
➤對於大學新鮮人來說,剛脫離高中規律生活,進入大學後後,高中和大學生活截然不同,大學階段成為個人發展的重要階段。隨著年紀增長,要一夕之間脫離家庭保護的高中生蛻變成大學生有些難度,也面對多重挑戰,例如:課業壓力、人群壓力、生活適應等。在種種壓力和挑戰之下,若無法適應學校生活,極有可能對於身心狀況產生不良影響,因此讓大一學生適應學校生活是一個大課題。
近年來,正向心理學重視復原力(resilience)的概念,復原力是指物體在拉、壓等,可以迅速恢復原本的樣貌的特質與能力,這樣的概念同樣可以用在人身上。當一個人面臨到困境的時候,能快速恢復心理或生理健康。而台灣近年來推動冒險教育,為的是提供參與者抗壓的能力,讓參與者有自信面對未來未知的生活,增加調適能力
➤推薦閱讀:吳崇旗(108)。增進大一新鮮人學校生活適應力:冒險教育復原力方案之介入與成效。連結網站。
📢「PBL問題導向學習」
➤本研究以「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為課程設計理念,以大學二年級學生為實踐對象,業師與授課教師為輔的主軸進行於107學年度第一學期「觀光活動設計與管理」課程,期以培養學生舉辦觀光活動之知識與技能。研究結果顯示,跨場域不同空間、競賽獎勵,以及自主的學習方式,確實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與主動學習態度。學生學習成果與學習回饋顯示實踐PBL教學設計十分適合觀光活動設計課程,可引發學生學習企劃文案興趣,讓學生自主實踐活動內容,促使學生整體學習動機為高程度,且學習成就上亦有顯著之進步。
➤推薦閱讀:洪于婷(2020)。問題導向學習在觀光活動課程之設計與實踐。《教學實踐與創新》 3卷2期 (2020/09) Pp. 1-46。
➤素養教育就是一種「成人」或「全人」的教育,強調學習必須連結真實的生活情境,而非零碎的知識或特定的能力,並具有下列幾個重要的面向:
1. 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2. 注重個別差異化的學習3. 在生活中能實踐及應用
➤ 推薦閱讀:王惠英(2018)。看懂新課綱關鍵字〉素養,是什麼?怎麼學?。今周刊。
➤AI對當前不斷變化的工作型態具有深遠的發展,Dr Kay Hack討論在AI時代下的影響,學生對學習體驗與未來職業有什麼樣的觀點。評估與學術誠信:學生們意識到AI(例如ChatGPT)有強大功能可以幫助完成作業,但同時也注意到其無法提供準確的引文、適當使用專業術語,或帶有證據的論證。除此之外,AI的運用如何判斷哪些是學術不端的行為,那些是能為未來工作增強和發展的技能,以此提升工作效率,Dr Kay Hack說明大學需要就如何使用人工智能支持學習和教學向教職員工和學生提供指導,並確定如何以負責任和透明的方式使用這些技術。
➤推薦閱讀:Dr Kay Hack(2023)。「興奮、關心、好奇」:AI時代學生的學習與工作視角。文章連結。
➤此篇文章探討科學工程和數學(STEM)教育變得相當跨領域,作者在文章提起,閱讀流暢性和理解力是兩種不同截然的屬性,當學生學習閱讀文章時,老師不太希望讓學生僅僅理解文章中所有單詞,而是希望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內容,理解不是一個被動的過程,讀者必須積極建構文本中所提到的意義,將文本中要表達的知識,透過自我理解表達。
➤推薦閱讀:Katharine Hubbard(2021)。Disciplinary literacies in STEM: what do undergraduates read, how do they read it, and can we teach scientific reading more effectively? 。STEM學科素養:本科生讀什麼,怎麼讀?閱讀它,我們能否更有效地教授科學閱讀?。
➤傳統教學法只是單向吸收課本內容,考完試後將不會留下任何印象,而情境式教學法能夠讓學生透過學習,和實務上進行連結,學習過程將會變得有趣,更能引起學習動機。作者利用情境學習理論,由Brown等人提出情境學習的概念,認為知識存在於情境中,學習者在不斷的互動過程當中,主動提出學習方案,逐漸建構屬於自己的知識和技能,並且能將技能和知識應用在日常生活或職場,在過程中,老師扮演建構實務的角色,而學生是在老師建構的情境下學習,確實能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與成效。
➤推薦閱讀:王馨葦(2022)。應用情境式學習法在大學實務課程之教學成效探討。大學教學實務與研究學刊,2022(6):77-107。
➤筆者從過去的課室觀察研究與教學中發現,學生學習型態的改變,由被動知識接受者轉化為學習的主體,教師的角色也由專業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習的陪伴者;更在設計思考課室教學過程中發現到,在大量運用跨域分組的教學中,學生間的學習起點行為、學習背景、生活經驗等不同,都會影響到他們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意願,進而影響其學習的效果,甚至在創造力激發的學習表現也會有所差異。
➤推薦閱讀:李佳蓉(2022)。結合DT與CPS之通識教育課程實踐──以設計思考課程為例。聯合新聞網/《評鑑》雙月刊。
➤當代大學生處於資訊充斥的環境中,探索外在資訊的管道已大幅擴充。然而,許多學習者逐漸迷失在資訊充斥的環境中,盲目地消費過多資訊,不自覺地被科技驅動,失去對學習的主導權。因應風險社會高壓力的挑戰,高等教育階段培養學子想像能力所有的價值與重要性,亦認為當大學逐步捲入市場導向與功能議題的同時,重申某些核心的心智啟蒙信念是相當必要的。
➤推薦閱讀:許育齡(2020)。探究想像力帶動美感知覺與經驗發展的學習方案設計與實踐研究。教育研究集刊66(4): 1-38。
➤素養導向教學的重點在於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不僅重視教學歷程,亦注重學習回饋、學生自我評鑑等引導素養發展的多元評量形式。在高等教育領域,「回饋素養」(feedback literacy)議題近年來引起研究者關注與探討。
➤閱讀原文:Yan, Z., & Carless, D. 2022。Self-assessment is about more than self: The enabling role of feedback literacy.。Assessment &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47(7), 1116-1128.。
➤歸屬感是建構學生幸福感(wellbeing )、參與度(engagement)和成功的整體途徑,但在實踐中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海倫韋伯斯特博士認為應從課程層面來建構學生的歸屬感。提高學生歸屬感沒有捷徑。首先,沒有一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方法。根據機構類型及其特定文化和價值觀、學科的具體背景,和每個學生群體的不同經歷,歸屬感會有不同的含義。這是第一步是了解學生,並為他們創造表達自己的聲音和故事的方式,以及了解在特定的機構背景下,探索的歸屬感意味著什麼。
➤閱讀原文:Dr Helen Webster。Building student 'Belonging'。AdvanceHE。
➤跨域學習網絡拓展之契機-「跨域是一個過程,不是目的」,跨域不是專業或專精,而是對其他領域的好奇與學習熱情,就結果來說是一個人不只擁有一種興趣(或能力);就過程來看,學生是基於多元興趣,不滿足只念單一科系,而是不同課程或活動都想要進行探索行動。以下分析當前與推動符合學生興趣與探索好奇心的跨域學習相關之政策或趨勢:
一、大學社會責在地鏈結之必要
二、永續發展全球夥伴關係之共識
➤推薦閱讀:王保進。高等教育跨域學習網絡再拓展。《評鑑》雙月刊。
➤臺灣的高等教育在目前正處於受疫情影響而經常實施全面遠距教學的情況,這樣的處境是歐美國家在過去兩年疫情爆發以來的常態,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吾人可以、也需要參採他山之石,藉以看到疫情影響下高等教育教學品質的真實情況,並作出積極的因應。
➤推薦閱讀:陳濼翔、施百俊、古源光。新冠疫情影響下的高等教育 教學品質與因應方向。《評鑑》雙月刊。
➤以終為始-本文認為大學選才作為一種責任,應該從學生個人未來與職涯發展思考如何育才。回顧發展研究年會,崇熙院長同樣提醒,大學應「以終為始」,思考學生畢業後會進入到什麼樣的產業,以此思考多元產業樣態需要何種多元人才。
➤ 推薦閱讀:蘇慧貞。明天愈來愈難以預測,大學如何為「未來世代」做好準備?天下雜誌740期。
➤什麼是「回饋素養」(feedback literacy)?
在傳統的學習中,學生通常扮演較被動的角色,常常是被動的接受知識,接受教師的評語與回饋。近年來,學生在學習中的角色逐漸趨於主動,而在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教師或同儕給予回饋之情境;然而,給予者如何給予回饋、或學生對於收到的回饋如何反應,亦即回饋素養(feedback literacy)的相關議題,值
➤推薦閱讀: Rovagnati, V., & Pitt, E. Exploring intercultural dialogic interactions between individuals with diverse feedback literacies.
➤「第一代大學生」(First-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簡稱FGS),指父母沒有受過大學教育的大學生。大多數研究FGS的研究報告,幾乎研究個人特徵、入學機會等等,關於校園環境如何影響FGS的報告稀少。作者奠基於過往文獻指出,FGS能完成大學學業的原因,是在大學中找到「歸屬感」。然而,在校園中尋找歸屬感時,FGS會面臨到各方面的困難與障礙,Stephens等人研究指出,以個人主義取向的校園更有可能為來自集體主義的FGS造成障礙,研究也發現,FGS生活學習對他們的發展造成顯著影響,許多學生希望大學端讓他們做好回饋社區的準備。作者透過本篇期刊提出核心問題:「校園環境如何朔造第一代大學生的歸屬感?」企圖從中找尋解方。
➤推薦閱讀: Samuel D. Museus, Ting-Han Chang. The Impact of Campus Environments on Sense of Belonging for First-Generation.
➤推動「跨領域課程設計」的必要性,來自於:真實世界的現象或問題,各門學科都有其特定的理解方式與回應處理的方法。如果要讓學生不再死讀書,最好的方式就是「做中學」,面對真實情境,參照書本知識,學會理解、比對、辨識、轉化、活用、實作。學生一旦在「做中學」有所收穫,自然能促進書本知識的掌握,甚至進入「豁然開朗」、「左右逢源」的境界。
➤推薦閱讀:黃春木。我不懂學生的跨領域,怎麼辦?建中名師黃春木分享跨科共備教學力。親子天下。
➤讓一門課「變得有用」的課程設計—台大大氣陳維婷副教授負責大一必修的程式設計課程,不僅是以解說、示範、練習到挑戰進階程式設計的教學原理在安排課程內容,還串連學生未來會面對到的其他必修課內容,提早把大學四年都要用到程式來解決的問題,設計在課程的作業和考試裡面。
➤推薦閱讀:陳維婷。讓一門課「變得有用」的課程設計。Blog|教育 .大家的未來。
➤體驗式學習(Experiential Learning),可定義為透過經驗相互結合與轉換,進而創造知識的一種歷程,學習者可經由體驗式學習循環四階段:⑴參與、⑵反思、⑶類化、⑷內化,建立深層理解與專業知識。因此,透過完整「學習循環」的學習設計,有助於學習者進行知識內化與外顯認知活動,促進學習者知識形成並達到有意義學習之理想目標。
➤推薦閱讀: 李民賢(2022)。驗式學習法融入非同步線上學習「餐飲環保管理」課程之環境教育效益研究。 《評鑑》雙月刊。
➤K-12 的 108 課綱推動「適性揚才」,強調核心素養的培養,然而其為終身發展的歷程,因此成效須藉由學習歷程檔案來評估。藉由學習歷程中的反應表現與反思回饋,並記錄個人興趣、能力與特質的軌跡,作為下一個學習過程的參考。
➤推薦閱讀:陳俞含(2022)。12 年國教高中課程的負荷:學習歷程檔案。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1(4),225-239。
➤疫情不僅改變人們的生活,也翻轉了教學現場。在「停課不停學」的情況下,科技輔助自主學習,成為後疫情時代的普遍現象,也讓學習管道變得更寬廣多元。本文作者為國小教務主任,針對科技輔助自主學習提出見解及策略建議,盼能提升學童自主學習的素養。
➤推薦閱讀:謝為任(2022)。淺談後疫情時代科技輔助自主學習之策略。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1(2),68-73。
➤隨著環保意識抬頭,不浪費食物、食用當季食材、減少一次性餐具等綠色餐飲生活,已成為所有企業與個人的責任。但高等教育餐旅相關科系,開設有綠色相關課程的僅佔20%、又多為理論課程,為改善此困境,本文研究以王瑤芬等人(2016)發展的綠色餐飲課程為主軸,並根據Kolb(1984)的經驗學習理論(Experiential Learning Theory,ELT)設計課程,採準實驗設計進行教學介入,並以問卷調查法、訪談法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效,最後提出課程改進建議。
➤推薦閱讀:楊婷棋、徐珠璽(2021)。「做中學、學中做」:應用經驗學習理論在綠色餐廳實踐之成效。教學實踐研究,I(3),73-98。
➤作者主張學習權的重要意涵在於尊重不同學生的學習進度與規劃,並創造讓學生更能投入公共參與與多元互動的學習環境,建議大專校院應建立期中停修課程制度,多元引導學生進行跨域學習、公共參與、產業實習、海外交流等學習途徑;同時呼籲取消「學業退學制度」,改為提供適切的輔導措施,比把成績不佳的學生趕出校園來得重要。
➤推薦閱讀:李立旻、林佳範、楊智元(2022)。大專校院學習權保障現況與學生學習權認知及態度差異分析。教育研究月刊,第336期,113-131。
📢「當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遇上新冠疫情」
➤在新冠肺炎疫情最高峰時期,台灣的學校於2021年5月之後進入線上學習模式,大環境的快速變化,更彰顯了108課綱之中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面對疫情帶來的爆量社群媒體訊息,如何篩選與判斷資訊,亦屬媒體素養的範疇。
➤推薦閱讀:林子斌(2022)。疫情下的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學校現場之回應。中等教育,第73卷第1期,6-10。
➤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為降低群聚感染風險並兼顧學習權益,教育部頒布一連串因應措施,以維持大專校院的正常教育活動。然而,大專校院、系(科)、所及學位學程評鑑(簡稱教學品保)之認可效期屆滿,是否應持續實施?引發受評單位及評鑑機構關注。本文從教學品保之必要性談起,分析法規、品保效期、學生學習及大學職責等層面,說明教學品保是持續的歷程,無論是否有疫情干擾,都不可輕言中斷,並提出疫情下的教學品保機制實施建議。
➤推薦閱讀:張國保(2022)。疫情下的教學品質保證與評量機制。評鑑雙月刊,第96期,53-56。
➤進入21世紀,隨著個人電腦、智慧型手機和網際網路普及,也為教育型態掀起革命。有了電腦輔助教學之後,教學不限時間和地點,甚至可以使用虛擬實境或擴充實境,讓學習充滿了不同可能。對於語言教育來說,可能帶來全新的契機,卻也可能有潛在負作用。
➤推薦閱讀:黃繼仁(2022)。向上提升抑或向下沈淪?談資訊科技對語文教育的衝擊與回應 。台灣教育研究期刊,3(1),1-19。
➤二十一世紀國際高校改革趨勢,從傳統的「教學導向模式」,轉換為以學生能力培養的「學生本位學習模式」。本文以逢甲大學做為個案,該校是目前全臺唯一加入CDIO國際組織的大學,全校導入CDIO課程框架,朝實作專題課程及學院實體化的方向轉型。作者認為,高等教育的典範轉移,從「老師教」轉換成「學生學」,從知識傳授轉換成能力培養。找尋讓學生有感、激發學習動機的教育模式,是解決高等教育人文領域困境的唯一出路。而單一系所需要全校不同環節的支持,在良好的生態系統中培育學生,許多改變才能發生。
➤推薦閱讀:翟本瑞(2022)。從知識傳授到能力培養: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中國文學系的個案。教育研究月刊,336期,54-70。
➤研究指出,正念可以減緩焦慮、憂鬱和壓力,當注意力集中在當下時,能更察覺自己、理解自己,放下對於自己的評價、想解決問題的執念等等,並跟自己展開對話與自我鼓勵,察覺身心的感受。
➤推薦閱讀:李玉嬋、 林暐夏、陳香夷、陳湘溱、顧濤(2022)。疫情下職業婦女使用正念緩解居家工作育兒的雙重壓力的經驗。諮商與輔導,435,32-36
📢「教育新世代公民 教師也要終身學習」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於2018年提出「教育2030」,將素養視為學習歷程的一部份,最終目標是「達成個人與人類社會的幸福感」。
本文從教育2030的觀點,探討臺灣於2019年施行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新課綱如何落實素養導向的課程與教學作為,並提出師資培育相關建議。
➤推薦閱讀:王智弘(2019)。素養導向師資培育與課綱轉化─教育2030的觀點。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12),32-37。
📢「校、師、生攜手挑戰全英語課程 打造雙語大學不是夢」
➤因應全球化浪潮,高教育也邁向國際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師大)於110學年度成為教育部「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重點培育學校之一,提供學生更多修習全英語課程(English-Mediated Instruction, EMI)的「選擇」,希望進而提升學生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世界公民的「機會」。就環境制度面來說,臺師大是全臺唯一獲得IBO(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推薦認證的師培機構,且學生組成國際化程度高,入學新生英語學測頂標與前標學生亦達六成以上。師資部分,近半數教師具國外博士學位,約150名專任教師曾經開設EMI課程。
➤推薦閱讀:劉美慧、林子斌、廖弘民、徐芝君(2022)。從選擇中開創機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專業課程雙語化之推動策略。教育研究月刊,第336期,41-54。
📢「從ERT看大學教學發展的下一步」
➤全球各級學校飽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在停課不停學的目標下,紛紛啟動「緊急遠距教學」(Emergency Remote Teaching, ERT),將現場授課轉換成線上教學。作者從大學教師教學發展角度,觀察ERT期間國內外大學和教學發展單位的策略,並反思臺灣大學自身經驗,體認ERT不僅對教師教學發展內容帶來改變,也影響大學教師個人教學專業發展以及教學發展單位本身的革新。
➤推薦閱讀:石美倫(2022)。ERT情境下的大學教師專業發展:觀察與建議。教育研究月刊,336期,131-145。
📢『自主學習的神隊友 「學習支援」帶動學業成績提升』
➤現今高等教育入學管道多元,卻也造成學生學習動機和學業程度不一,成為第一線教師首當其衝的課題。因此,案例學校(淡江大學)提供學生多項學習支援, 例如:課業輔導、學習策略工作坊研習、學習社群補助、學業成績進步獎獎勵等,打造課外自主學習環境。
➤推薦閱讀:邱秋雲、何俐安、武士戎、許凱傑(2022)。學習支援與學生學業表現之關聯性分析: 以淡江大學為例。教育研究月刊第336期,92-112。
📢「素養教育推動 有賴於重要管道暢通」
➤進入二十一世紀後,第四波工業革命掀起人類生活前所未見的變革浪潮,促使教育須做出適當的應變,素養教育已成為各國教育的課程目標。素養教育植基在知識、技能與態度價值觀,藉以培養學生處理事情的綜合性能力。這種「以學生能力培養為中心」的教育模式,考驗著「以教師中心」的傳統模式,作者認為,不能只在某一國民教育階段實施,而要從國小、國中、高中到大學都循相同的目標運作,才能看到成效。因此,重要管道的暢通與否將是關鍵。
➤推薦閱讀:呂秀蓮、彭心儀(2021)。素養教育的推動:論大學選才策略與教師素養課程設計能力兩大關鍵。台灣教育研究期刊,2(3),17-26。
📢「突破僵局,深耕教育」
➤教育部為了引導大學建立自我定位、發展特色,推動多項競爭型計畫,年年推陳出新,無一不立意良善,也陸續達成各項指標成效,但執行計畫的各校均能深刻體會箇中辛苦。
➤推薦閱讀:吳明錡(2022)。後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時期的待解難題與解題關鍵。教育研究月刊,336,23-40。
資料來源:教育部 XPlorer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