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系傑出系友
1. 張瓅文【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高級講師】
1999年進入長榮翻譯系大學部,2003年進入長榮翻譯所。在碩士班就讀期間,為符合所上海外實習要求,碩一課程結束後,前往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取得電腦輔助語言學習碩士學位,隔年返回長榮完成翻譯碩士學位。2009年前往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攻讀口譯研究博士學位。
在長榮的歲月,學到的不僅是語言及翻譯專業技能,更重要的是做為譯者應有的責任與態度。因為有長榮翻譯系,才有今天的我。
在長榮的十年,從大學時期打下的筆譯基礎、研究所階段累積的口譯技能,以及之後留校教學的經驗,皆為日後的職業生涯奠定深刻的基礎。2006年起在長榮、樹德、崑山等大學擔任翻譯講師。教學之餘從事書籍翻譯,目前翻譯作品近二十本。2015年進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擔任高級講師,現為翻譯碩士項目負責人,並為深圳市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對象。
2. 李冠逸【中華航空公司座艙長】
大學畢業後,我進入華航工作,開始了充實愉快的飛行生活。因為在大學時主修英文,讓我有機會參與空服處客艙組員作業手冊的編輯翻譯,及協助空服訓練部培訓教材的製作與翻譯。剛接觸到大量文書翻譯時,不論是中翻英或英翻中,因為中西文化的不同,造成我有些翻譯可能辭不達意或是有些概念不確定該如何翻譯,深覺得自己的翻譯不太確實,便決定繼續攻讀長榮大學翻譯研究所。
進入研究所後,在課堂上學到了許多實用的知識,不論是研讀各大翻譯學派的理論基礎,或是筆譯與口譯的翻譯技巧,都使我在翻譯上更加確實,也更能掌握翻譯技巧,精確的完成翻譯作品。之後還到法國土魯斯空中巴士總廠受訓編輯新飛機教材,或是協助IOSA認證工作等等,讓我能參與公司更多的工作。
3. 黃鈺明【智原科技 技術文件中心資深技術文件編譯管理師】
西元2000年,我在大學博覽會上認識了長榮大學翻譯系,為之驚艷並成了我的夢幻科系。翻譯系非常的特別,設計的課程包羅萬象。我在翻譯系大大拓展了語言的視野,選擇了筆譯組,希望投身編譯產業;在校的學習尤其以初階到高階的英文文法與寫作、中英雙向口筆譯、中英雙向視譯和英文會話與視聽對我的幫助最大。
畢業前一個月我通過了第一份工作的兩階段面試,正式進入新竹科學園區進行編譯工作。第一份工作在翻譯中心擔任審譯稿專員;第二份工作開始接觸IC設計產業,在系統應用工程處擔任科技編譯;2018年又回到了園區擔任資深科技編譯。這三份工作讓我紮紮實實的累積了英文的翻譯能力,更附帶學習了編輯的功夫。
4. 陳力豪【新加坡商聯鋼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亞洲採購經理】
因對外文有興趣但又擔心純文學太單調,所以大學選填志願時選擇了翻譯系。回想起以前在大學課堂上老師教過的知識及技巧至今依然受用;例如口筆譯、英聽英說、分組討論、簡報製作、上台報告...等,這也是我現在每天都在做的事。
退伍後進入貿易公司從業務助理做起,隨著工作經驗增長轉做國外業務,負責訂單接洽、溝通並至全球各地出差。工作九年多後深感專業知識仍有待加強,決定轉職擔任外商品質工程師,學習更專業的產品知識。三年後加入了現在的瑞士公司擔任採購經理,負責亞太地區的產品採購並協助全球各地分公司與亞洲供應商之間的溝通聯繫。
5. 王杏君【翰林出版社 英文編輯】
我是長榮大學翻譯系102年的畢業生。出社會後發現,原來英國語文學系、應用外語系是不太一樣的。翻譯系學的是較廣、較實務性,且師資堅強只要我們好好照著老師所教的,扎實度是很夠的。因學長姐們累積下來的好名聲跟實力,所以許多人聽到翻譯系時往往都會很認可以及好印象,所以到現在都非常感謝當初的我踏進了翻譯系。
目前在翰林出版社擔任英文編輯,工作內容是和學校老師一起編教材、閱讀書籍及模擬考用書。學生在學習階段,是打好文法基礎的關鍵,所以我的角色就相當重要。很感謝每一學期的文法課都奠定我文法的扎實度。選擇翻譯系,是人生最正確的選擇之一。進入翻譯系,只要跟著老師的腳步和扎實學習,收穫最大的一定是自己。
6. 穆瑞慈 【Gowin New Energy Group Limited, listed company in London 】
「努力許久的事情有可能會在生命裡獲得巨大的反饋及轉變。」忘了在哪看過的一句話,但覺得它總結了我這四年的一切。
大二那年,在主任的建議下申請了交換學生,奧地利,這個第一次去就生活一年的地方算是改變我的起點。我發現我不再擁有不用預習和複習的本錢來面對考試,我開始大量閱讀,沒有出去玩的假日總是起得比早八還早,自己做早餐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先坐到書桌前開始讀書,有點懷念那種同時有衝勁又能放鬆旅行的日子。
大三的暑假參加了聯合國舉辦的大學生領袖研討會,每天六點就整裝穿著高跟鞋進入會議中心聽著演講、看著大家對自己國家的大小事都特別有想法、並且每個人像是與生俱來就擁有極高的社交能力一樣。如果說交換生的生涯已經讓我學到很多,那待在聯合國泰國總部的那一個禮拜絕對是我大學四年的精華。
對我而言,翻譯系更像個平台。它給了我幾次刷新我價值觀的機會,我任性地對它予取予求,因為我利用了每一個機會。而很多時候的學習,一輩子只有一次,都是回憶、都會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