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績效






為提升學術研究風氣,促進與各界學術交流,學校設有各項研究獎勵與補助策略,並積極推動各項措施。例如「長榮大學學術研究獎(補)助辦法」在112學年度提供總額超過332萬元的獎助金,支持教師進行學術研究及論文發表;「學生學術研究獎補助辦法」在112學年度提供23萬餘元獎助金,支持學生進行學術研究與論文發表。透過各項獎補助辦法,持續擴充研究量能,並積極辦理計畫撰寫與執行經驗分享,促進校內學術交流、激發研究質量。
學年度 | 獎勵人數 | 獎勵總額 |
---|---|---|
110 | 21 | 1,728,000 |
111 | 28 | 2,208,000 |
112 | 26 | 2,574,000 |
產創總中心推動產學合作,提供教師與各研究中心與產業界研發技術交流平台,為持續拓展國內外企業合作機會,2024年與27家企業家族簽屬備忘錄,透過與國內外產業的合作,鏈結產業的技術知識及學術研究。
為促進本校的實務學習及教學研究,依據「長榮大學校內特色發展專題計畫補助辦法」,公開「校內特色發展專題補助計畫研發成果補助-萌芽計畫」徵件,鼓勵師生以校內特色為基石,開發特色衍生商品,110至112學年度,申請通過有15件,研發成果有啤酒發酵商品、香草莢特色商品、綠能烘培商品等。綠能烘培透過創建品牌-綠方舟與工研院合作綠能吐司落實師生生涯發展、研發成果商品化並鏈結地方創生與環續永續之議題。
學年度 | 獎勵件數 | 獎勵總額 |
---|---|---|
110 | 4 | 400,000 |
111 | 5 | 500,000 |
112 | 6 | 860,000 |



產創總中心運用四創知識養成為發展核心,進行「創新知識學習」、「創意能力養成」及「創業種子孵化」,探索創新發展因子,並建構友善的校內創業氛圍。中心整合校內各專業學院、博雅教育學部、推廣教育中心及十二大研究中心等專業教師,以「關懷最全面、永續最在地、資源最便捷、交通最方便、服務最謙卑」等特色優勢,希冀讓本校多元的師資與知識服務能量擔任企業的創新研發團隊,促進產業發展及人才培育之目標。
為落實社會創新與地方創生,產創總中心積極建構四創(創新、創意、創業、創生)產業輔導系統,透過多元的推動面向與策略,發展偏鄉產業創生及大學社會責任,並分年度執行各項產業發展活動,包含ISE talks國際社企節系列活動、亞洲生技大展、東南亞社會企業串聯計畫、長榮盃創新創業競賽、淨零永續教育推廣等,以及進行偏鄉產業創生串聯計畫,包含高雄六龜區、橋頭區、台南山上區等,規劃青年返鄉行動、青創社群連結、大學社會責任合作、產業創新與技術加值等策略,實質進行產業發展與落實社會責任,並發展社企方舟聯盟,透過跨域聯盟合作方式,導入外部新創與社企資源挹注校內創業環境建立,鼓勵企業落實社會責任,關注地方創生產業發展與偏鄉特色營造,攜手夥伴企業新創研發與穩健成長、2024年培育共12家進駐廠商。